第137頁 (第1/2頁)
[美]丹尼爾·J·布林斯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舊世界的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向外擴充套件。人口最多的城市必然也是方圓最大的城市。羅馬分佈在七座山頭上,在二十世紀中葉以前,大倫敦市佔地面積已近七百平方英里,在歐洲的城市裡,除了紀念碑、隙望塔以及象愛斐爾鐵塔那樣少有的傑作外,樓房一般只有五、六層樓高。
美國人建造的高樓則不只是愛斐爾鐵塔而已。美國人的建築全部是供人們在裡面工作生活的,而美國人已經發展了新的室內生活方式,使空間和季節都均化的生活方式。美國人不再靠土地。因為他們飲用的水,洗刷用的水,處理糞便,保暖納涼,同鄰居聯絡等等都不再靠土地了。摩天大樓是人類能力的一種最高象徵。即表明人能超越他聽處的特定的地點和時間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使生活舒適,工作如意,並使所有美國人(無論住在什麼地方)的生活經歷愈來愈大同小異了。
美國的第一個大型公共供水工程的興建倒不是為了家庭用水方便,更主要是解決各種公共需要‐‐要有更多更好的飲用水,要有水沖洗街道和滅火。美國的第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城市供水廠是一八一○一年建的。它把水從許爾基爾引到費城。因為在那之前不久費城流行黃熱病時疫,使居民大批死亡並使成千上萬的人不得不逃到鄉下去住。當時人們認為,如果每天特別是在大熱季節天大沖洗街道,就可以防止這種病蔓延,該自來水廠的設計師是傑出的班傑明&iddot;拉特羅貝。傑斐遜任命他為美國首位公共建築測 量員,他還是國會山第一期工程的承建人。拉特羅貝在供水設施工程上遇到各種各樣的恐懼和偏見。他計劃的水廠需要在市中心泵站使用蒸汽機。費城居民聽人說這種新機器曾在西部河船上爆炸過,就以為泵站會把開水和蒸汽的危險帶到他們住家附近來。拉特羅貝最後得勝是因為他宣告:&ldo;現今的蒸汽機同鐘錶一樣馴善&rdo;。他的工程花費的造價達二十五萬美元。
可是工程完畢後整整一年,費城這個有七萬人口的美國當時最大城市從一百五十四個自來水使用者只收到五百三十六美元水費。十年後,費城人口增至九萬,用水戶才只增加到二千一百二十七戶。把自來水當作居家必需品這種觀唸的形成,至少是五十年以後的事了。當時的城鎮居民仍然可以用卿筒或從河流裡免費取水。一位費城人說:&ldo;還得過相當一段時間,市民們才肯花錢買水。&rdo;花錢買水喝簡直就象花錢買空氣呼吸一樣荒唐。但即使是這樣一種奇特的必需品,到了二十世紀似乎也成了非來不可的現實了。美國最早的公共供水辦法是用木製水管把水引到一個城鎮或幾戶人家。在十九世紀的頭五十年,這些一般都是私營公司為了牟利得到州立法機構和市政管理部門授權而辦的。在一八○一年,也即費城市自來水廠開辦後不到三十年光景,紐奧良、匹茲堡、里奇蒙和聖路易斯諸城也都跟著辦起自來水廠來了。
在紐約,經歷了艾倫&iddot;伯爾所把持的私營曼哈頓公司的失敗以及半個世紀的爭吵,才為全市建立了公共供水設施。一八三二年和一八三四年連續兩次流行霍亂時疫,一八四年又接著發生一場火災,造成損失估計達一百五十萬美元,這一切才促使該市非採取行動不可。一位紐約市民指出:&ldo;我們現在用的是從山區和郊區用水車拉來的泉水,雖然水不算好,可是比市內井下的水要好多了。用這種水,每桶付二美分。每戶人家一天用三桶並不為多。每天三桶一年就要二十美元。&rdo;市民們通常要在那難吃的水裡加點酒精,偶而也對別人發點牢騷。有一位紐約人忍不住說:&ldo;水同光和空氣一樣是生存所必需,因此,決不可把供水變成做買賣或投機賺錢的東西。&rdo;一八年十二月十六日大人是這個城市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市民們把它比做莫斯科大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