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在哪。&rdo;聖隆帝眼神明亮。如果真能找到時疫的源頭,太醫們要研製出對症的藥會容易很多。這一次宮中時疫爆發,死的人裡大都是低等宮人和太醫院裡的吏目,少數幾名太醫染病,甘願成為藥人試藥,死的死,如今還剩一個靠藥材吊著一條命。以張廉為首的太醫們嚷嚷著要找到時疫的源頭,聖隆帝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沒想到他不過是來一趟重華宮,就得到了線索。
閔棠說,時疫的源頭很有可能是當初被挖出來的那名被她埋在重華宮牆根下的老宮人。聖隆帝當日命人將屍體挖出來以後,並沒有命令人將老宮人重新下葬,連交代也不曾有一個。那麼老宮人的屍身很有可能被拋到時疫爆發點的冷宮附近的某個地方。閔棠知道,冷宮不遠處有一口枯井,常年潮濕陰冷。
對那名老宮人屍身的處置,被禁足的閔棠是無權過問的。其實宮裡若有人死了,不是過了明路的,屍身要被人及時發現並不容易。這座皇宮不小,有太多可以藏汙納垢的地方。
閔棠提出了一種可能,剩下來的事情就是聖隆帝要操心的。閔棠坐在一旁,靜聽聖隆帝吩咐羅德海去調查老宮人的屍體處理情況。待一切安排妥當後,閔棠站起來,走到聖隆帝面前跪下。今日她穿了一身新衣,將全身裹得嚴嚴實實的,不露一點風情。跪在地上,腰肢不顯,一團和氣。
&ldo;聖上,若真證實時疫的源頭是那位老宮人,臣妾可否替她收斂骨灰。&rdo;當初那人將老宮人的屍身帶來重華宮時,那位特意告誡閔棠,人死應當入土為安,不得驚動。若這一次的時疫真因老宮人的屍身而起,閔棠有責任。如果當初她不提這個要求,這一場時疫能夠避免。
閔棠的母親信教,認為萬物有靈,因果迴圈,輪迴不休。閔棠不是虔誠的信徒,幼時受母親教誨,對萬物總是心存敬畏。果真這個因由她開始,便該由她結束。
&ldo;愛妃有一顆仁善之心,可惜沒有用到正道上。愛妃可知,此次死於時疫的宮人數目達到了多少?兩百多人。既然愛妃有此猜測,為何不早早將信送到含元殿。&rdo;聖隆帝正襟危坐,寒氣逼人。
閔棠苦笑不已。
&ldo;聖上不會以為,臣妾在重華宮禁足還能外出送信吧。自打時疫爆發以來,來重華宮送飯菜的人一天晚過一天,太醫被抽調離開重華宮,臣妾如同獨居茫茫水域中的一座孤島之人,送信想而不能。&rdo;
&ldo;聖上看,這些信原本有兩份,一份臣妾讓人送出去,一份留下。聖上不知信的事,可見已石沉大海。&rdo;
閔棠不是沒有做出過努力。皇宮裡人口密集,一旦時疫不可控制時,重華宮焉能避免?閔棠沒有正兒八經學過醫術,也知道要根治時疫,找到源頭對症下藥才能治好這個頑疾。從老宮人的屍身被挖出來後,那位的警告,閔棠就時刻放在心上。她既害怕老宮人是時疫的源頭,也擔心老宮人不是。前者因她而起,後者想要尋找源頭則斷了線。
聖隆帝瞥一眼春花手上捧著的一堆信。
&ldo;愛妃連證據都準備好了,朕怎能不信愛妃的一片拳拳之心。&rdo;
聖隆帝漫不經心地收回目光,閔棠卻無端感受到了一股冷意。
聖隆帝不信她,或者說認定她別有用心。
這真是件麻煩事。
作者有話要說: 原本寫到聖隆帝禁足閔棠,腦子就卡殼了,不知道畫風怎麼轉的,給後宮來了一場時疫,順便把老宮人用上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