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印度的聖河——恆河 (第2/3頁)
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質的恐怖真相。報告指出,每一百毫升的恆河水中竟然潛藏著數十種致命病菌!更令人咋舌的是,一些支流中的糞生大腸桿菌含量高得驚人,每一百毫升居然達到了 10 萬個之多!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國際標準的 200 倍!
印度衛生部門的資料同樣觸目驚心。全國範圍內高達百分之八十的疾病都與水汙染直接相關。其中,光是面板病和消化道疾病,就有超過四成是因為在恆河邊上洗澡引發的。然而,恆河的汙染源卻異常複雜,主要包括工業廢水、農業汙水以及城市生活汙水等。但最為離譜的,還要數那些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
比如說,每當印度教的盛大節日來臨,恆河便會湧入多達 7000 萬名虔誠的信眾,他們蜂擁而至,只為在聖河中沐浴朝聖。這些人對科學嗤之以鼻,心中唯有神聖的溼婆神。而在離開時,他們往往會留下大量的祭品,進一步加劇了恆河的汙染程度。
再如,印度教認為,恆河是聖河,人死後,要把骨灰撒到河裡,才能實現靈魂超度。因此,在恆河沿岸,焚屍場隨處可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再如,拜火教和錫克教認為,火是神聖的,而屍體是汙穢之物。因此,人死後,不能讓屍體接觸到火,應該連人帶花圈一起扔河裡。
所以,在恆河拋屍,就演變成了一種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殯葬習俗。以前人口少的時候,這麼搞沒啥問題,因為微生物和食腐動物會解決一切。但現在的印度,可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人口基數大,每天死的人也多。而一旦拋屍量趕不上屍體自然分解的速度,就難免會造成水汙染甚至是河道堵截的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印度政府就已經意識到了恆河存在的問題。印度政府對恆河的治理,可以追溯到八十年代。1986年,為了扭轉嚴峻的汙染形勢,時任總理拉吉夫·甘地發起了“恆河行動計劃”。試圖透過控制汙水排放,從源頭節制汙染。
為此,印度政府耗時15年,耗資90億盧比,約合2億美元,在恆河沿岸建起了二十多座汙水處理廠。然而,成績卻並不理想,恆河水質仍未得到明顯改善。
莫迪上臺後,更是提出了“致敬恆河”計劃,制定了76套治理方案,並承諾在其5年任期內將拿出2000億盧比,用於河水治理。可結果呢?不能說於事無補,但也算是徒勞無功。印度一直以來的努力全都白費了,治理的速度還趕不上汙染的速度,河水甚至比治理之前還要髒了。
恆河,這條曾經清澈見底的河流,如今卻變得渾濁不堪,汙濁的河水訴說著無盡的哀怨。汙染的原因多種多樣,既有工業廢水的直接排放,也有城市和農村生活汙水的無序排放,更有農業活動中化肥和農藥的過量使用。這些汙染物不斷湧入恆河,使得水質急劇下降,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生態平衡被嚴重破壞。
目前看,印度政府啟動的一些環保專案大多數都是表面文章,實際效果甚微。一些官員甚至將恆河視為“搖錢樹”,透過開發旅遊和水利資源來榨取它的剩餘價值。這種做法無疑加劇了恆河的崩潰,讓這位曾經的“母親”更加痛苦不堪。
儘管恆河的水質因工業汙染和居民日常生活排放嚴重受損,但對許多印度人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大問題。一部分人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環境,並對水中的汙染物質產生了一定的耐受性。
更重要的是,對於信仰深厚的印度教徒而言,恆河的聖潔是任何現實問題都無法掩蓋的。儘管外界的看法不一,但恆河對於印度人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從一個宗教的聖地到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恆河承載了太多的信仰和歷史,恆河將繼續在印度人的生活中佔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恆河的每一滴水,對於信徒來說,都是洗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