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印度的聖河——恆河 (第1/3頁)
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恆河被印度人民視為“聖河”與“母親河”,這兩種稱謂分別代表著信仰以及對眾多人口的滋養和對生產力的支撐。恆河平原無疑是印度的核心板塊。掌握了恆河,就等於掌控了這個南亞大國、全球首屈一指的人口大國的生命線。
恆河作為印度最重要的水源地,其所在的恆河平原更是印度國土的核心區域。毫不誇張地說,恆河的水資源堪稱印度的命門所在。
恆河的地理形態相當獨特,其上游匯聚了多條河流,但並沒有哪一條具有顯著的優勢地位。喜馬拉雅山北塬的諸多河流呈逆時針方向旋轉進入平原,而德干高原南源的部分河流則以順時針方向流入平原。從外觀上看,這些河流的長度相差無幾,它們共同向東流淌,最終注入孟加拉灣。
至於恆河的發源地,印度人始終堅信它位於中印邊境、喜馬拉雅山南坡的印度一側。這種觀點的界定標準既涉及到宗教信仰,也關乎他們的自尊心。
於是,你能夠目睹到這樣一番景象:恆河沿著城市流淌而過,岸邊矗立著八十餘處與神靈交流之所——河壇。印度教徒紛至沓來,前往這些河壇沐浴並虔誠祈禱,渴望藉此淨化自身靈魂。他們將身軀完全沉浸於恆河之中,並反覆向恆河頷首叩拜;更有甚者,會燃起香火、供奉鮮花或者放置河燈,以傳達對神靈的尊崇之情。
每逢盛夏來臨之際,印度恆河河畔總是人頭攢動,摩肩接踵。然而,他們並非前來游泳嬉戲,而是為了參與一項古老而莊重的宗教盛典。
在恆河岸邊,每日晨曦初現之時,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給恆河灑下一縷縷淡雅的金色光輝。此刻,一些信徒便踏入恆河,沐浴其中。他們篤信恆河聖水能盪滌其罪過。即使是在嚴寒的冬季,清晨時分,空氣中的溫度僅僅只有十度上下,但還是有大量信徒在此展示著自己的虔誠之心。他們深信不疑地認為,只要接受恆河的洗禮,便能獲得神明的庇護與保佑。
恆河兩岸遍佈眾多河壇,其中最為知名的當屬阿西河壇以及達薩斯瓦梅朵河壇。阿西河壇作為瓦拉納西曆史最為悠久的一座河壇,坐落在恆河南岸,是印度教徒舉辦祭祀儀式和禱告活動的關鍵場地。每日清晨,此地都會舉行莊重肅穆的晨間祭典。祭司們站在恆河畔,口中吟唱聖歌,雙手拍擊出聲響,同時不斷揮舞各式各樣的法器,向著各個方向致意,以此來敬拜溼婆神、恆河、太陽、火焰以及整個宇宙。如此壯觀震撼的場景,令在場者深切體會到印度教那神秘且莊嚴的氛圍。
至於達薩斯瓦梅朵河壇,則位於恆河北岸,乃是瓦拉納西規模最大的河壇,同樣也是印度教徒進行祭祀和祈禱的主要地點。
相比於晨間祭典而言,夜間祭奠顯得更為盛大且令人震撼無比。每當夜幕降臨,太陽逐漸西沉,整個河壇便被璀璨奪目的燈光所照亮,彷彿一座不夜城般耀眼奪目。數不勝數的教徒與遊客如潮水般湧向這裡,匯聚一堂。
此時此刻,祭司們會站在恆河畔,高聲吟唱著古老而神秘的經文,同時伴隨著陣陣清脆的拍掌聲。他們還不斷地拿起各式各樣的法器,用力揮舞著,將其伸向四面八方,以此來祭拜溼婆神、恆河、太陽、火以及整個廣袤無垠的宇宙。
這樣震撼人心的場景,使得每一個置身其中的人都能深深感受到印度教那無與倫比的神秘氛圍和莊嚴肅穆之感。然而,自從國家建立以來,由於人口數量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急劇增長態勢,這條被印度人民視為神聖之河的恆河,竟然演變成了威脅公共衛生安全的一大隱患。
為了解救恆河,印度政府可謂是不惜投入巨資,耗費長達 40 年的時間進行治理,但最終的結果仍然不盡如人意,令人大失所望。
那麼,恆河的水到底有多髒呢?世界衛生組織公佈了一份令人震驚的調查報告,揭示了恆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