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重建全球秩序的目的。
故此,在英國和俄國的再三勸說,乃至警告下,麥金萊總統最終同意向西班牙妥協。
當美國最終屈服後。塔列朗高興之餘。自然也不想把美國人逼急。在具體事情的處理上,甚至為美國留足了面子。
1899年聖誕節前夕,美西兩國在巴黎簽署了有關古巴問題的協議,在協議中。美國承認古巴為西班牙王國不可分割的領地。西班牙則承諾美國擁有購買古巴島的排他性權利。也就是說。西班牙想要出售古巴的話,美國是唯一的合法買主。
即便西班牙給了美國一個不大不小的臺階,不過得知政府幹涉古巴的行動遭到失敗後。美國國內掀起了反對歐洲舊世界的巨大聲浪。
眾議院海軍委員會主席泰勒博士,發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說,他認為這與其說是美國外交上的失敗,毋寧說是美利堅精神真正覺醒的契機。
參眾兩院隨後透過了5000萬美元的緊急財政撥款,計劃為海軍在1900財政年度建造4條戰列艦;同時兩院還透過了《海軍中長期建設綱要》,綱要要求在十年內使美國建立一支世界一流的海軍艦隊具備40條戰列艦和127條其他各型軍艦,總噸位達到100萬噸。
作為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只要美國的選民們有建立強大海軍的熱情,剩下的事情就沒人能攔得住了。
1900年初,一本名叫《1899星條旗在嗚咽》的小冊子開始在美國人群中流行;三月,美國議會以絕對多數票透過了在尼加拉瓜修建運河的決議;五月,議會宣佈從1901年開始終止和法國以及中歐關稅同盟的最惠國商約,對來自上述地區的製成品加徵25%額外關稅……
一系列訊息傳來,美國和法德關係更趨緊張。
首先說中美地狹的運河事件。
由於尼加拉瓜有活火山的存在,1896年初,美國政府在認真考察該地區後暫時放棄了修建運河的打算,並且就巴拿馬運河的權益問題,時斷時續的和法國政府進行著談判。只不過法國政府要價太高,談判毫無進展。
古巴事件後,美國懷著對法國的滿腔怒火終止了巴拿馬運河的任何接觸,並正式宣佈在未來十五年內,撥款兩億美元在尼加拉瓜修建運河。
由於可以預見的,經過中美運河的船隻將以美國船為主,所以一旦尼加拉瓜運河建成,那麼法國修建的巴拿馬運河將面臨無生意可做的尷尬局面。其歷時二十餘年,先後高達十多億法郎的投資就會全打了水漂。
至於美國發動關稅大戰雖然是兩敗俱傷的手段,但是法德的損失要比美國大的多。
按照1899年的貿易統計,法國對美出口6600萬美元,從美國進口4300萬美元,貿易順差2000多萬美元;德國對美國的出口和進口均在9000萬美元左右。
可以說美國是除英國之外法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最重要出口目的地之一,因為在“後清”尚未誕生,日本尚未頹廢之時,能大規模消費法國的土特產——奢侈品的大國,只有全球最富裕的美利堅合眾國和聯合王國。
德國對美國的商品貿易雖然沒有順差,但是來自航運的勞務收入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此外,美國對德國出口的都是基礎原料,而從德國進口的則全都是藥品、染料、精巧的五金件等高附加值產品,僅拜耳公司一家每年從美國市場獲得的利潤就高達1000萬馬克。
訊息傳來後,德國企業界一片譁然,化工企業尤其感到擔憂,他們擔心在關稅的保護下,美國早晚會建立起自己的完整的化工產業,到那時德國的產品就只能退出美國市場了。
不過就軍隊和政府高層而言,此刻最關心的還是美國的海軍擴張計劃。
40條戰列艦是什麼概念,比英國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