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做工作,但是毫無效果,直到最後,失去耐心的俄國外長穆拉維耶夫向英國表示,如果英國執意與美國結盟並不惜以武力和大陸同盟對抗,那麼俄國出於自保的考慮只能加入大陸同盟和法國站在一起,同時解除對英國保持友好的義務。
這一回復徹底斷絕了英國武力干涉的可能。因為一旦失去俄國的掩護。英國將站在戰壕的最前沿,來自大陸三國甚至四國的全部攻擊都將被其一力承擔,最後會造成什麼局面根本是難以想象的。
三天後,索爾斯伯裡首相私宅的一間書房裡。侯爵和他的助手——外交大臣格雷正在秘密交談。
“祝賀你。格雷爵士。透過你的努力。我們已經達到了外交上最大的成功。我們在最後時刻的努力換取了美國的真誠感激,使他們明白和英國的同盟是可以依靠的,只是由於俄國對自身實力的擔憂才迫使我們必須退縮。同時。作為俄國的最大威脅,德國則吸引了美國人的全部怒火。現在美國痛恨德國甚至超過了法國。”索爾斯伯裡眉開眼笑的抽著雪茄說道。
“呵呵,好戲還在後面。我聽說美國海軍部的那頭公牛已經在向議員們做工作,要在未來五年開工20條戰列艦和20條裝甲巡洋艦,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各種輕型艦艇總數超過100條,據說噸位上已經十分接近我國海軍現在的規模。”格雷也十分高興的說道。
其實,當塔列朗把三國達成一致的訊息通知英國後,索爾斯伯裡就知道此事已不可為,否則即使能夠在海上挫敗法國和德國,但是俄國在三國的合力打擊下,必然一敗塗地,而且蘇伊士運河、日本在遠東的行動等等都是未知數。
在雙方都難以徹底擊敗對方的情況下,最終結果只能是英國和大陸各國受損,而只有美國因本土遙居大洋彼岸而獨自受益。這顯然不符合英國的國家利益。
不過,為了顯示對於美國朋友的誠意,索爾斯伯裡還是十分賣力的進行了一番演出。透過把大陸的局勢亮明,使美國清楚的瞭解到德國在大陸同盟中的關鍵作用。如果沒有德國的全力支援,那麼法國就不敢採取強硬措施;如果沒有德國在陸地上對俄國的巨大威脅,英國也就不會有什麼後顧之憂,皇家海軍完全可以放手為美國效勞。
對美國來說,這已經是最壞的結局了。雖然麥金萊總統和他的國務卿之前也曾做過這一估計,但是事到臨頭卻是從內心來說還是難以接受的。不得不承認,這是美國在外交上的巨大失敗,建國一百年來幾乎從未有過的失敗。
即使戰前叫嚷的最兇的羅斯福此刻也猶如鬥敗的公雞,耷拉下腦袋,不再大肆鼓吹“自己要辭職組建義勇軍”的事了。因為大家都很清楚,在沒有幫手的情況下,美國一對四,和法、德、奧、西四國開戰無異於自取其辱。因為美國海軍的總噸位只有四國海軍總噸位的25%,而且船型老舊,即使冒險開戰也是絲毫難有勝算的。
1812年戰爭的教訓猶在心間,那次戰爭和後來的解放戰爭造成美國航運業的衰敗,至今沒有恢復。
不過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美國民眾卻依然充滿戰鬥的熱情,部分議員也高調錶示,不應屈服於歐洲列強的外交陰謀。誠然,美國如果真的向四國宣戰,由於地處遙遠的美洲,法德兩國的陸軍即使實力強勁,但是想在美國登陸並戰而勝之基本上就是天方夜譚。最可能的結果就是類似1812年戰爭那樣,歐洲人用海軍封鎖美國的港口,使美國在斷絕國際貿易的情況下陷於混亂。
另一方面,英俄兩國也並不希望美國真的捲入戰爭,一方面開戰的法理依據並不充分。這一點是被歐洲上層貴族社會所重視的;另一方面,英俄兩國都擔心,如果美國不顧一切的對四國宣戰,那麼法德在無法直接攻擊美國本土的情況下,極有可能在殲滅美國海軍主力後,將英俄兩國也拖下水,從而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