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西正陽的老宅 (第1/3頁)
老兵阿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三這個時候本來是在拉風箱。他也不用刻意去觀察火候。他只要用眼瞄一下火苗子,就知道粗坯煉成的程度。
現在徒弟在拉風箱,他覺得徒弟拉得很好。
只不過……
關鍵的時候到了,李三還是讓徒弟歇一會兒,他自已來拉。
顯然,徒弟拉他不放心。或者說,他還不習慣在別人拉風箱的情說下判斷火候。
不過這個程式徒弟顯然沒做過一一或者換句話說師傅是不可能拉風箱的。但是李三讓徒弟走開,徒弟不敢不走開。
這個時候拉風箱,純粹靠經驗,李三拉的是三長一短。兩個徒弟都看出來了。
一會兒,爐膛裡的火苗子一躥一躥,像歡快的馬駒兒。火苗子的頭上呈金藍色。
李三極迅速地用鐵鉗子夾起粗坯,粗坯初夾起時像一個紅纓球一一耀眼,美麗!
他夾著粗坯在鐵砧上一頓,用小錘往紅纓球上一點,舉大錘的徒弟便狠狠地砸下去,一錘、一錘……
砸了一通之後,李三用小錘往砧邊一磕。
這是鐵匠行裡規定的動作,說明工作告一段落。
徒弟見狀停了大錘。但不離開,而是邊擦汗邊仍用眼睛看著。
身後的那個徒弟也一樣。
只見李三在砧上將小錘“叮叮叮”又磕了三下。這三下不知是什麼意思,兩個徒弟沒有看懂,因為他的師父甘牯子似乎沒有這樣的動作。
李三磕了三下之後,將手中的小錘不停地砸那塊粗坯,一邊砸一邊翻面,一邊翻面一邊砸,這邊砸砸,那邊砸砸。
奇怪的是,這樣砸了之後,那塊粗坯在不斷地起變化,不幾,一張秀麗的钁頭就打好了。
接下來是回火。
回火是根據钁頭鍛打的程度,做一些修正、補充,使成品漸臻完美。
最後一道工序是淬火。
這道工序和回火一樣是關鍵中的關鍵。比如钁頭,打得美觀是一方面,但堅固、耐用,是另一方面。
有的鐵器外觀美麗,但不經久耐用,挖土的時候,稍一碰到硬物,便現缺口。
這種情況。有經驗者知道,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原材料問題,二便是淬火的問題。
有時候,有好的原材料,淬火沒過關,也會出現上述的情況。
但是,打鐵時這種淬火和回火技術,其實全憑實踐經驗,一般人很難從別人的實踐中看出來,而要靠自己親身體驗。
準確些說,打鐵者要根據鐵器的大小、形狀來定;各種鐵器,雖然外型製作十分精美,但是如果師傅的淬火或回火的技術不過關,製作的鐵器也是很不耐用或者根本就不能用。
民間俗語說的好:鐵匠技術高不高,淬火回火第一道,淬火回火掌握好,手中鐵器可變寶。
李三將鐵器淬火後,就放到一邊晾著去了。
……
這一天,李三一共打了三樣鐵器,分別是钁頭,菜刀,還有一把火鉗。
巧的是,有一個顧客恰好選中了這三樣鐵器:钁頭、菜刀和火鉗。
甘牯子的兩徒中,有一個是個有心人,他將李三打的三樣鐵器做上記號;他親眼看到那個顧客一次性買走了這三樣鐵器。
同時買走同一位師傅打的鐵器,似乎有一點神奇:在眾多的鐵器中,他為什麼偏偏選上這三樣?
傍晚的時候,舅舅爺從西正陽回來了。
他紅光滿面。
也許喝了不少的酒,特別地興奮;也許人逢喜事精神爽一一他完成了外甥甘牯子交給的任務。
第二天,甘牯子特意歇了一天的業一一僅留甘史氏在家看鋪子(有顧客來買鐵器)。
其餘的由舅舅爺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