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全面改革的新政。第一次革新敗於甲午戰爭,第二次革新敗於慈禧太后為首的帝黨,第三次進行了10年,多方面的改革使中國出現了多方面的新氣象,取得了實質性的成就,結果卻與統治者的原來意圖相背離,沒能挽救其滅亡的命運。
憲政改革。光緒三十一年後清王朝的新政轉向憲政改革,直到宣統三年,目的是效法日本等國透過立憲圖強。成立議院預備機構資政院和諮議局,搞了法制改革和官制改革。諮議局的成立為立憲派增加了參與政治的權利,資政院的成立給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反映政治改革要求提供了講壇,法制改革的結果使封建法制體系崩潰,近代法製得以建立。由於&ldo;責任內閣&rdo;現出&ldo;皇族內閣&rdo;原形,&ldo;立憲&rdo;欺騙性大暴露,使立憲派走向了背離清政府的道路,促進了清王朝的垮臺。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由努爾哈赤在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創立的。它是滿洲軍事、社會組織形式,後來成為後金政權基礎。
八旗制度起源於牛錄製。出兵或打獵,按族黨屯寨進行。每人出一支箭,十人為一牛錄,其中有一首領,叫&ldo;牛錄額真&rdo;。萬曆二十九年(1601)努爾哈赤在牛錄製的基礎上建立了黃、紅、白、藍四旗,分別打黃旗、紅旗、白旗、藍旗。四十三年擴大為八旗。原四旗名稱冠以&ldo;正&rdo;,另四旗名稱以黃、紅、白、藍冠以&ldo;鑲&rdo;,即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新增四旗的旗子,鑲黃旗的旗子在黃色旗上鑲黃邊,鑲白旗的旗子在白色旗上鑲紅邊,鑲紅旗的旗子在紅色旗上鑲白邊,鑲藍旗的旗子則在藍色旗上鑲白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