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木刻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三章寂寞深院鎖清秋
第十一回親蠶禮
今歲,大宋天德甲申年,宮中考取女官者百十來人。有從各宮挑選來的,有憑自己實力一步一步熬過來的,也有和姝寧一樣從宮外舉薦來的。經過家世清白,人品相貌,舉止談吐這三大項考核之後,一共留下了八十來個。之後又是識字答疑,記賬算賬,傳話辦事三小項考核,最後留下來四十五人。
她謹記大哥的教誨:不可事事冒頭,也不可事事落人腦後。
掌管支度庫的一等執事女官蕙心格外留意姝寧,發現她不僅記憶超群,算賬又快又準,為人進退有度,難得的性情純厚,謙和有禮。遂特意稟明皇后,留她在支度庫學做事。
三月開春,萬物復甦。整個後宮都在為親蠶禮忙碌著。
皇后的日常起居,行走穿戴,一茶一飯,見客拒客,全憑一等宮女南橘來周旋。
這日,她早早備好皇后行親蠶禮的黃羅鞠衣,一併釵環、佩戴、發冠。二等宮女錦文、錦華、錦書、錦屏侍奉左右,不敢有任何差池。
皇后和有資歷的嬪妃提前兩天就進行了齋戒,屆時穿朝服到先蠶壇,祭先蠶神西陵氏,行六肅、三跪、三拜之禮。代表全天下的婦人向上天祭拜,頌祭文,以歌嫘祖功德。
皇帝則在天壇地壇拜祭農神,以祈求大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富足。
支度庫裡,蕙心與姝寧對坐桌前。
蕙心問她:“你可知道親蠶禮?”
姝寧抬頭一本正經道:“嬤嬤教過,親蠶禮是由皇后主持,屆時率領眾嬪妃祭拜蠶神嫘祖、並採桑喂蠶,以制祭服,鼓勵國人勤於紡織的禮儀。皇后在後宮行親蠶禮,皇帝在前朝主持先農禮。獎勵農桑,界定男耕女織……”
蕙心莞爾一笑,打斷道:“你背書呢!哎呀,你這老實起來我還真怕你了。這裡沒人,你可以隨意些。其實你也不要覺得跟著我委屈,咱們雖不像南橘她們可以看熱鬧,是有些枯燥。”
姝寧道:“蕙心姐姐,我沒有覺得委屈。每日跟著你在這支度庫裡學做事,我很知足。”
蕙心擺擺手說:“其實這還不是最熱鬧的,最熱鬧的是躬桑禮,到時候我帶你偷偷看去。”
姝寧只“哦”了一聲,表情並無變化,顯然對這些不感興趣。又疑問道:“不過,有一個賬目我不是很明白?”
蕙心衝她微微頷首,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姝寧一邊翻開賬本一邊說道:“咱們每月都有一筆份例支出送到白龍寺。這白龍寺我懂,這是太后的禮制待遇。可這一筆呢?這麼高,一看就不是普通宮女、嬤嬤的待遇;若說是嬪妃,可哪有嬪妃住在宮外的道理;若說是皇子皇女,可又比宮中禮制低了一等。我心中鬱悶這是個什麼人?這分例又依據的是什麼規矩?”
蕙心冷眼看著她不發一言。姝寧自知失言了,趕緊低下頭。蕙心說:“你知道嗎?那天咱們延福宮去選人,老嬤嬤已經選好了十六個,是我一眼就瞧見了你,是我破例選的第十七個。當時我就覺得咱倆特別的有緣分。”
姝寧被她這樣一說不知如何應答。
蕙心笑道:“所以呀,白龍寺的賬目不許再問了。你只管低頭做事,凡事都有舊例,不該問的不要問。這筆支出就是這樣的,你儘管去做就好了。”
姝寧雖然心中疑惑,但深知宮中的規矩。聽她這麼說來,至此也不敢多問了,只是心中默默猜測:這究竟是個什麼人?
次日,皇后率領三等以上嬪妃和有誥命的夫人,於北郊開始行躬桑禮。
躬桑前,延福宮主管大太監張公公提前派人整治桑田,灑掃道路等。而延福宮的一等掌事女官遲溶則要確定從蠶採桑的人選,備好皇后的金鉤黃筐、妃嬪的銀鉤黃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