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吧:民國五年(1916),朱幼芬組織了一個桐馨社,在新開的第一舞臺演出,網羅許多名伶參加,有楊小樓、梅蘭芳等多人,因為楊小樓掛頭牌,在大軸演出,觀眾便以為這是楊小樓的“桐馨社”了。其實,楊小樓也是每場拿戲份,真正老闆是朱幼芬。

民國八年(1919),姚佩蘭、王毓樓組織了喜群社,在新開幕的新明大戲院演出,演員有梅蘭芳、餘叔巖等人,因為梅蘭芳掛頭牌,在大軸演出,觀眾便以為這是梅蘭芳的“喜群社”了,其實,梅蘭芳也是每場拿戲份,真正老闆是姚、王二人。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馬連良挑班二十年(3)

在我們寫國劇文章的人,為了行文方便,凡是某名伶開始長期演大軸了,便可稱為“挑班”了。而也根據觀眾印象的寫法,稱為楊小樓等的桐馨社夜戲演什麼,或梅蘭芳某日喜群社夜戲演什麼。因為你說朱幼芬、姚佩蘭、王毓樓,很少有人知道他們是誰,雖然他們是實際的老闆,是桐馨社和喜群社的班主。

但是因此讀者也就產生了一種錯覺和誤會,怎麼某位名伶常改社名呵?其實,不是他改社名,而是他搭不同的班,而拿戲份兒的。

最早,因為一場戲的演出時間很長,有七八出之多,演員也動輒幾十人。掛頭牌的名伶們拿到戲份兒的以後,也不計較多少,或是估計班主盈利多少。後來演出時間逐漸縮短,戲碼與演員逐漸減少,慢慢走向明星制的趨向。掛頭牌的名伶一想,仗我的號召賣滿座,我賣那麼大的氣力,才拿有數的戲份兒,而大錢全歸班主給賺了,就覺得有點不划算了,而考慮自己組班兒,當名實相符的挑班人物,做實際老闆了。而這個現象的促成呢,也半由俞振庭;因為他對人很苛,自己賺大錢,拿一部分錢開演員的戲份。日子久了,大家全明白了,演員們紛紛求去,所以不到二十年,“雙慶社”便潰不成軍,自動解散了。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俞振庭以組班發財,但也因賺錢心狠而促成名伶們自己組班。

那麼,名伶們自己當老闆組的班都是什麼名字呢?楊小樓是“永勝社”,劉硯芳管事。梅蘭芳是“承華社”,姚玉芙管事。程硯秋是“秋聲社”,吳富琴管事。尚小云是“重慶社”,趙硯奎管事。荀慧生是“留香社”,王久善管事。馬連良是“扶風社”,馬四立管事,後來改為李華亭。譚富英是“同慶社”,後改“扶春社”,宋繼亭管事,實權卻握在譚小培之手。奚嘯伯是“忠信社”,陳信琴管事。張君秋是“謙和社”,趙硯奎管事。小翠花是“永和社”,於永利管事。李世芳是“承芳社”,姚玉芙管事。李萬春是“永春社”,遲紹卿管事,但大權握在他自己手裡。金少山是“松竹社”,孫煥亭管事。李少春是“群慶社”,陳椿齡管事。孟小冬是“福慶社”,李紹亭管事。在此以前,如果他們演出時不是這個社名,便是搭別人的班兒,拿戲份兒,雖然挑班掛頭牌,也不是自己當老闆。

剛談到馬連良挑班,把挑班、組班談了這麼多,好像有點跑野馬;但是這個問題,過去有讀者直接向筆者問過,同時好像也很少有人談到這方面的資料,因此才饒舌談了這許多。一方面供讀者談助,一方面也使現在的年輕國劇演員們,瞭解一點過去的梨園行規和組班沿革。

馬連良從民國十六年(1927)夏天起挑班掛頭牌,截止民國三十七年(1948),和他同班合作的各行演員,依參加先後,有下列各人:

旦角:王幼卿、關麗卿、黃桂秋、陳麗芳、小翠花、林秋雯、張君秋、李玉茹、王吟秋。

花臉:錢金福、郝壽臣、錢寶森、侯喜瑞、董俊峰、劉硯亭、馬連昆、蘇連漢、劉連榮、袁世海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艾德堡學院

艾德堡學院

鼕鼕
遊戲 完結 3萬字
枝頭俏

枝頭俏

誰與爭瘋
遊戲 完結 135萬字
特技者遊戲

特技者遊戲

孤獨半圓
遊戲 完結 64萬字
皇上,你被休了

皇上,你被休了

閻王
遊戲 完結 17萬字
猜

精靈王
遊戲 完結 3萬字
流氓之後天

流氓之後天

曾氏六合網
遊戲 完結 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