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二三子行不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00 討價還價
“雖然為父親自給你鎮守河套,但是你知道的這麼多軍隊,再加上他們家屬,一個士兵帶兩個家屬,一個老婆,一個成年兒子,就是30萬人。所以這殖民公司還有皇莊,為父就不給你了。”人吃馬嚼的,如果沒有國家負擔,那他多年積攢,富可敵國的財富,就是最好的補充。
以後實在沒錢了,可以利用十年前就開戶設立的金陵股票交易所,賣殖民公司的股票套現,來持續堅持。
太子安此時還沒掌權,自然沒辦法討價還價。
“錦衣衛骨幹,我帶走,但國內的,我都交給你,塞外的,我帶走,你就不要管了。東廠主要是對內,我也交給你。記住,特務機構,不管是誰說要取消,都不能取消,天下的官員,沒幾個自覺的,他們都想矇住你的眼睛,錦衣衛和東廠,就是你的兩隻眼睛,可以讓你把視線突破這道城牆,遍佈到全國各地。”
太子安,這一次,真的確信,吳王地是真的要把國家,這個還很虛弱的王朝,交給他了。
說實話,他還是有點小感動的。
至於秦爸爸口袋裡那富可敵國的財富,雖然眼紅,但他自己也是參與者,深知小金庫的重要性。親爹讓他把多年積攢的小金庫交出來,他也不樂意啊,除非人死了。
兩父子,很快就取得默契。
接下來,就是調兵遣將。
本質上,這是吳王地把阻擾王朝交接班的一幫守舊派,集體打包帶走。
太子安現在是最大的改革派,這導致他必然被這些老臣抵制。
吳王地害怕他壓不住。
於是選擇打包帶走。
整個準備工作就持續了半年。
其中最大變化就是,北軍禁衛軍,南軍御林軍和中軍虎賁軍,再次啟用了大量年紀超過30歲的老兵。
反而把大量20-25歲的骨幹,留在了洛陽和長安的軍營。
很明顯,就是為了方便,吳王地離開後,太子安以這些少壯派骨幹為基礎,重建南北中三軍。
而他太子安的基本盤,東西兩軍,基本上不動。
吳王地和太子安的操作,瞞得住別人,肯定瞞不住相國張道衍。
夜晚,張道衍穿著道袍,前來拜會:“陛下,你我師徒緣分已盡,特來告辭。”吳王地想了想,道:“也好,最近的一些事情,瞞得住別人,恐怕瞞不住恩師。急流勇退,也是一條道路。”
吳王地的話,讓張道衍確信了自己的猜測。
那就是當曾經的功臣銳變成皇帝口中的“殘民反動派”的時候,要麼殺,要麼遷。
沒有人是沒有用的,只是可能放錯了位置。
既然猜到了,張道衍很默契的沒有攤開來。
而是堅定不移的選擇歸隱。
吳王地沒有選擇留下他,否則就是下一個伍子胥,下一個李善長,胡惟庸。
次日,吳國相國張道衍“掛印消失”,一時間引起洛陽轟動。隨後,吳王地宣佈為了紀念張相國的功勞,不再增設新的相國,其職權由左右相接替分擔。
至此,吳國的二元君主制,正式蛻變成君主集權制和群相制結合的體系。
南下龍虎山的路上,張道衍穿著粗布衣裳,帶著斗笠。以及追隨他的弟子,就這麼走了。
“師父,你就這麼走了,不怕陛下怪罪?”
“這樣是最好的結局,否則陛下不動手,太子都要動手了。記住,張春來,當強大的外敵消失的時候,內鬥將變成主要矛盾,這個時候留戀的人,要麼粉身碎骨,要麼...”
“要麼怎麼?”
“沒有什麼,我們一開始站隊的就是陛下,隨著太子掌權,我們沒有第二條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