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浪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日本而言,侵略中國既然已經成為明治維新的對外一致國策,因此日本會設法利用一切的機會,繼續擴大對中國的侵略。一九年日本利用義和團事件,與國際強權組成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取得在中國天津到北京的駐屯軍權力,以及又一大筆的&ldo;賠款&rdo;。一九一二年日本企圖利用滿清政府瓦解的機會,策動滿蒙獨立,準備佔領中國的東北,但是在俄國強烈的牽制下作罷3。
一九一一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軍推翻滿清王朝,一九一二年中國成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同年,日皇明治逝世,大正即位,此時日本面對另一次歷史發展的機遇,就是中國革命所帶來的機會。雖然中國的革命軍推翻了封建王朝,成立民國,但中國的民主政治,一時根本無法在舊有的社會,經濟結構下生根發展,中國頓時淪為軍閥支配與割據的國家,軍閥的內戰更將造成中國進一步的支離破碎,正給予帝國主義侵略者更好的機遇,日本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24 企圖滅亡中國的&ldo;二十一條&rdo;
一次世界大戰在一九一四年爆發,日本看到西方國家受到歐戰的嚴重牽制,無法顧到日本在亞洲勢力的發展,因此藉口參加對德國作戰為名,入侵當時德國在中國勢力範圍的山東省;同時也看準了袁世凱要想當皇帝,中國正處於分崩離析的危機之中,因此日本在一九一五年,正式向袁世凱提出等於滅亡中國的&ldo;二十一條&rdo;,內容涵蓋了日本要求在山東、東北、長江流域,以及全國各地的特權,以及監督中國政府的政治運作的條款,除了極少數條款仍待保留商量之外,袁世凱在壓力下屈服,簽字接受二十一條中絕大部份的內容,但是在密約曝光之後,中國人民激起的強烈反彈,迫使得北洋政府不敢履行密約。
同時西方國家在歐戰結束後,發現日本獨佔中國利益的企圖,並由於日本接收了德國在太平洋的殖民地,使得日本開始威脅到西方國家的經濟利益與戰略安全,所以它們又再度關切中國市場利益開放的問題,支援中國反對日本所提二十一條的亡國勒索,使得日本企圖鯨吞中國計劃的失敗。日本只有把侵略中國的目標,先集中在中國的東北,這是一個在東北亞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以及擁有非常豐富自然資源的地方。
日本經過兩次戰爭,仍然無法實地的佔據中國的東北,同時日本企圖利用歐戰機會來獨佔中國利益的企圖也受挫,因此日本只有準備利用在遼東半島的租界地與經營南滿鐵路特權的機會,逐步經略中國東北的全境。日本初步的目標是推動&ldo;滿蒙分離&rdo;,因為日本實在想不出侵略中國東北的漂亮藉口,所以自己先發明瞭新的名詞,將中國東北稱作&ldo;滿洲&rdo;,同時開始炮製&ldo;滿洲主權未定論&rdo;,因此所謂&ldo;滿洲人不是中國人&rdo;,&ldo;滿洲自古並非中國領土&rdo;的論調,成為日本當時輿論的顯學,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移民與浪人,更與部分滿清貴族後裔與失意的野心政客聯合,積極的製造輿論與事端,鼓吹滿蒙獨立,以推動日本佔領中國東北的歷史大業[4]。
當時組成日本經營中國東北南部特權的機構,分成四大部份,日本將遼東半島南部,包含旅順、大連地區的租界地,設立了關東廳,成為日本在中國東北發展殖民地的總部,大量的吸引日本的移民與浪人前往開發,也收留、培養漢奸政客與軍閥。而負責關東廳以及在中國東北南部的南滿鐵路沿線防衛需要的部隊,稱作關東軍(kwantung ary)。日本又模仿英國當年以&ldo;東印度公司&rdo;經略印度的方式,組成了&ldo;南滿鐵路株式會社&rdo;,管理從長春到大連的鐵路,控制鐵路的營運及其沿線的土地、礦產以及市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