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裡有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書,老吳審閱了一個星期,這效率也是沒法說了。 拖了這麼長時間,既不是計劃書中包含了多麼深奧難懂的科學原理,也不是老吳審閱得多仔細,提出了多麼中肯的意見,恰恰相反,當方翰民問他對計劃書有什麼建議時,他只說了些無關緊要的話,簡直就是敷衍,根本沒能提出任何有價值的意見。所謂的審閱,只不過是老吳裝腔作勢的顯擺。 但是,憑老吳那懶散的工作態度,一個星期審完算是快的,他要是真拖上十天半個月,方翰民拿他也沒有辦法。 以老吳的技術水平,他確實在技術層面提不出什麼有益的建議,但透過這份工作計劃書,他對方翰民的認識又加深了一步,本以為方翰民只是透過自學,掌握了一些製藥科技知識,上次的試驗只是碰巧成功了。看了這份計劃書,他發現方翰民不僅會做試驗,對工程計劃和施工管理這類工作,照樣得心應手,這讓他更迦納悶,方翰民這個臨時工,是從哪裡學的這些知識呢?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