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裡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羅陽夥同鄧禹出離太學,順道走至昨夜喝酒的逐貧居,特地向店主謝過相送之恩,便一路來到張家聚村口。
可能午時才過,田間地壟上並沒有什麼人,直走到村口才瞧見幾個耍鬧的孩童。
其中有個機靈的,遠遠望見二人,認出羅陽是前次與村老敘話的貴人,嘿嘿一笑轉身跑開去了。
不一會兒,只見他又蹦蹦跳跳的迴轉,跑到羅陽跟前,後面則是張孫巨帶著張老六一溜煙走來。
“貴客光降,有失迎訝,恕罪恕罪!”還未走至近前,張孫巨便當先開口。
羅陽笑著施了一禮道:“怎勞長者相迎,如此倒讓小子汗顏。今日又來叨擾,多有事體相煩,張公莫要見怪才是!”
張孫巨見羅陽話說的客氣,哈哈一笑道:“郎君哪裡話,有事但憑吩咐,小老我自當奉承。此處不是說話的所在,請到寒舍一敘。”說罷便拉著羅陽朝村裡走去。
那個報訊的小孩子,則夥同幾個不認生的頑童,有模有樣的跟在大人身後,倒是安靜乖巧起來,不像上次那樣跑前跑後的玩鬧。
而張孫巨帶著羅陽二人走過草亭,轉頭向南來到一處院落。
張孫巨推開院門開口道:“寒舍簡陋,兩位郎君莫要嫌棄,請!”
羅陽和鄧禹禮讓一番後,便都走入院內。
自穿越以來,羅陽還是第一次來到尋常百姓家。
這與他記憶中的舂陵家宅自是不可同日而語。與他平日生活在的太學,前次探訪的來叔父宅第更是天壤之別。
只見院內都是黃泥地。左邊是用泥草壘起的豬圈,旁側又有一處草房,看樣子是茅廁。但沒瞧見糞池,好像屎尿都直接排到豬圈裡去了。
此時一陣微風吹過,撲面而來的是一股臭氣。此臭氣混雜著人糞和豬糞的氣息,別是一番滋味。羅陽想用手捂鼻子,又覺得失態,只能強忍著翻了幾個白眼。
他看向鄧禹,卻見小夥臉皮漲的通紅,怕是被臭氣燻得快要吐了吧。也難為他醉宿之後還能忍得住!
再向右側看去,牆角處搭建著一個牛棚。一頭老黃牛臥在地上,沒精打采的咀嚼著草料,幾坨牛糞看著格外顯眼。
挨著牛棚的土牆上,錯落著幾個圓窟窿,看樣子像是雞窩。七八隻母雞正在信步啄食,有那大膽的想掏老黃牛大腚,被牛尾巴一掃,撲稜稜的飛到雞窩裡,咯咯叫個不停。
這幅畫面倒讓羅陽腦海中浮現出一句詩來,“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這句出自詩經的古詩,初中語文課上曾學過。至於全詩所表達的相思之情,徭役之苦,他是一點也想不起來了。
而羅陽還籍此曾羨慕過古人的那種平淡安逸,如今看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寫詩之人能在生活中找到點點滴滴的美,並寫成詩句表達出來。作為理科生的羅陽,在這臭氣熏天的環境中,實在是尋找不到一點美來。
而張孫巨身為村中三老,家裡便是這個鳥樣,可想如那張老六等眾,家裡還不知道是個什麼光景。
同時羅陽又有些慶幸。好在穿越成了劉秀,雖然算是個落魄貴族,但眼下日子還能將就。如果穿越到一個平頭百姓身上,別說忙裡偷閒,雞棲於塒了,此刻不知早已被髮配到哪個犄角旮旯服徭役了!
這便是古代平頭百姓的真實寫照。
且說張孫巨領著著眾人,向著正屋的側手邊走去。有一扇小門,開啟來向深處走,卻是一處雅間。
佈置的還算幽靜,將外面的禽畜嘈雜之聲隔絕開來。室內有幾樣木製几案,地上鋪著幾具草蓆。
羅陽四處打量片刻,暗想老張原來是懂生活的。此處別有洞天,不會是他老人傢俬會相好的所在吧!
那幾個孩童估計也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