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魚的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豬肝,也是歷史悠久,雖然現代很多專家學者不建議大家喜歡豬內臟,說不健康,但是客家地區臘豬肝的傳統依舊存在。
4:蠟板鴨。
客家地區臘板鴨,歷史悠久。名聲很大。它們早就是客家臘味的頭牌產品,嚴格說是客家最有名的臘味製品的代表。
其實也是食鹽和陽光的作品,但是臘板鴨因為名聲在外,它們需要特別的整形。這是客家特色之一。
客家板鴨會做成一個圓形形狀,保留鴨頭和鴨屁股,剁去翅膀和鴨腳,板鴨要整成扁圓型,翅膀和鴨腳緊貼鴨身。
客家板鴨喜肥不喜瘦,一個白白胖胖的板鴨,擁有一層肥膘鴨油的才是上好的板鴨,太瘦,骨頭多,廋肉硬而鹹,是不合格的板鴨產品。
加工板鴨的鴨絨,鴨腸,鴨胗,鴨腳,鴨翅膀是板鴨加工廠的副產品,也很受人喜歡。
板鴨加工因為整形工藝費時費力,普通家庭不適合自己操作,所以客家人,也是喜歡市場採購成品,市場南安板鴨名氣最盛。
5:臘牛肉巴,及其他臘味產品。
臘牛肉,在客家地區稱為牛肉巴,基本操作也是用食鹽,生薑,醬油,高度白酒先進行醃製,待醃製7天至10天要穿繩上架進行晾曬之前,會給切成細條的牛肉條裹上一層辣椒粉,這才是特色。
曬乾後的牛肉巴,十分堅硬,要先蒸後炒,直接蒸好就切,要費點勁,蒸好就吃很是費牙,鹹香辣是基本味道。
大多用來炒冬筍,白菜杆,配上紅色的酒釀辣椒,很是好看,也很好吃。
其他臘味,就很多了,鴨胗,雞胗,豬耳朵,豬尾巴,豬臉,豬大腸,豬心,狗肉,以及其他特別的肉食動物,都是臘味產品的主要內容。
現在野生動物得到保護,客家的地區就沒有那麼多品種了,以前最特別的是臘的山老鼠,曬的林蛙幹。那是絕殺產品,現在不提倡。百姓漸漸也淡忘了它們存在。
附三:荷包咋(也稱荷包zha音炸)製作工藝
是江西客家地方名菜,廣泛流行於現贛州市西部,以南康,大餘,崇義,上猶一帶最盛。
它是具有歷史傳說的狀元菜。它的製作方法是省級非遺保護專案,我僅按傳統做法進行講述:荷包咋,顧名思義先要準備夏秋季節採摘曬乾的荷葉,用水泡軟備用,一般一個荷包咋要用兩到三張荷葉。
荷包咋主要採用豬五花肉,可以有不大的骨頭,豬肉切成兩三公分大小的帶皮肉塊,先用米酒,鹽,八角,桂皮,香葉,花生油,少量雞精,醬油,耗油進行醃製,以前老做法,只需要米酒,食鹽,醬油,八角,花生油等簡單調料。豬肉進行醃製兩個小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同時準備糯米粉和粘米粉各半,加八角,桂皮,食鹽進行炒制,讓米粉充分受熱,吸取香料的香味,米粉需要小火不斷翻動防止炒糊,待米粉微黃,有濃郁香味,出鍋,篩出香料,米粉備用。
準備一雞肉,切塊爆炒,然後用湯鍋熬製雞湯,可以加入大塊的豬骨頭一起熬湯,需要及時撇去浮沫,少放鹽,略微帶點鹹味就行,不需要其他調味,切記不可使用味精和雞精。待雞湯濃稠後,用紗布過濾,把殘渣和骨頭等物濾去,取純雞湯備用。
把醃製好的豬肉,揀去醃製時放的八角,桂皮,香葉等香料,放入炒香的米粉,拌勻,用純雞湯摻入,使米粉溼潤,成半流體狀,無明顯液態即可。
拿一個稍大的盆或者器皿,把兩張荷葉理順,頂部朝下,成一個鬥狀,拿一個湯碗作為量具,剛好一碗做一個荷包咋,常規是一斤豬肉做一個。把它倒在荷葉裡,用力裹緊,包裹起來,把荷葉摺疊做成帽子狀最優,放進蒸屜。
全部按同樣方式逐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