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陸老師的培訓安排是三天的理論學習,一天的操作,兩天的維修知識,最後一天考試。考試那天,上午考理論,下午考操作和維修。
前四天的進度穩步推進,學員們學得很認真,陸老師非常有信心如期完成第一期農機培訓。
維修要結合理論,腦子裡要有各部件的構造以及它的效能的概念。陸老師把一些容易出故障的部位拆開來。
別人都任由老師在拆,只有周春雷站在旁邊遞工具,陸老師一回頭找工具,周春雷總是準確地遞過去說:“老師,工具在這。”
陸老師乾得很順手,心裡很滿意周春雷的做法。
周春雷仔細地觀察老師拆的順序和各個零件的形狀及位置。老師拆下的零件,周春雷用一個盤子接了,免得弄髒了。別的學員都站著觀察,只有他忙著遞工具,接零件的,手上滿是髒兮兮的機油。
老師在講解的過程中,有前面的理論作基礎,大家幾乎都能聽懂,也講得出。周春雷特別關注老師講的哪些地方最容易出故障以及處理方法。
陸老師看到大家很上心在聽,表示很滿意,要求大家逐個講解一遍。輪到周春雷講解時,他怎麼也講不出來。老師知道他不善言辭,理論學得很吃力,也就不為難他了。
第一天的維修課主要講的是常見和相對容易的故障,自己利用維修工具就能解決的問題。
第二天就是大部件的故障識別以及處理方案。大的故障不僅會影響工作效率,還會大大減少拖拉機的使用時間。
因為不能一一拆下來,老師從機器的工作狀況,聲音,煙色,溫度,儀表,外觀以及氣味,七個方面講解了故障形成的原因。
學員聽得們非常認真,周春雷卻邊聽邊在本子上畫著只有他自己看得懂的幾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用筆記下來,就更容易再次去理解陸老師教的內容。
上完課後,他拿著自己畫的那些記號,找到陸老師問那些不明瞭的地方。周春雷的學習態度,陸老師很欣賞。
陸老師根據他問的問題,就知道他學會的技術程度。這是祝餘公社第一期農機培訓,沒想到會有周春雷這麼一個學得這麼紮實的學員。他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要向領導彙報。
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口號喊了多少年了,拖拉機的出現標誌著農業開始進入現代化。各級領導對第一批學員都很重視,明天就要檢驗學習成果,在這些學員中選出優秀的擔任各個大隊的開車師傅。公社領導以及各個大隊的主任書記都會到場選拔人才。
考試這天,早上霧很大。周春雷和宋文明起了個大早,路上行人稀少。只聽得春水汩汩流動的聲音。
上午考理論,他倆準備到了教室再看一遍做的筆記。兩人都顯得心事沉沉,也不說話,生怕自己今天考試發揮不好,只顧快步趕路。沿頭的霧水打溼了他們的頭髮,甚至還有水珠從臉上不時往下流。
這個時代,掙錢的門路太少了,學一門技術用得上,就意味著少費力氣賺相對輕鬆點的錢。學員們們都想選上,競爭壓力很大。
知識就是力量,楊柳月教掃盲班一個月的收入就相當於別人幹三五個月苦力活。
學好拖拉機駕駛技術就是賺錢的根本,大家心裡很清楚這個事實。
離理論考試考試只有半個小時了,宋文明顯得胸有成竹,周春雷心裡一團亂麻,顯得很煩躁。
周春雷看筆記看不下去了,索性收起來,看向窗外。
外面的霧漸漸散去了,他看到黃青山主任與吳德書記先後走進了公社大門。現在抱佛腳作用不大了,聽天由命吧。
周春雷焦躁不安地熬到考試開始,領導們陸續進到教室監考。
周春雷開啟試卷,先把會做的會寫的題目全部做了。真是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