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一個皇妃——還不夠麼?”
元春掩飾地笑了笑:“你當我在宮裡的日子好過麼?若有個姐妹在宮裡互相幫襯著,自然更好。周淑妃的幼妹已經報上了名,準備入選。母親的意思,若是三妹願意,我可代為安排。”
“不願意。”探春飛快地回答,唯恐遲了一句便成定局,再無轉寰的餘地。原來王夫人打的是這個主意,難怪這些日子待她格外親熱,敢情是拿她當棋子用來著!
“其實……”元春還待勸說,探春卻打斷了她的話。
“無情最是帝王家,我還想做個有情有義的人呢!啊,我並非說大姐無情,只是祖母年歲已大,我還想承歡膝下。這回大姐省親,她老人家一連幾天都在說大姐的舊事,有些童年趣事想必大姐也不會再記得,可她老人家說來卻仍是津津有味。想來,當年祖母也捨不得大姐入宮的。”
“你說的是。”元春笑得有些勉強,“既如此,我便回了母親。家裡有人在那見不得人的地方,已經足夠,還能再饒上一個麼?母親那裡,我自會分說一番。”
探春這才放心,換了張宣紙,重新抄錄。
元春著太監拿至簾外,給賈政等人看了。當著元春的面,眾人自然贊得花團錦簇,直誇得如李白再世,杜甫重顯。以探春兩世為人的臉皮厚度,都忍不住有點燒。
正文 第二十二章 決不入宮
其後看戲,再其後便頒佈了賞賜,賈寶玉、賈蘭叔侄與諸姐妹俱是新書一部,寶硯一方,新鮮式樣的銀錁子兩對。賈環的賞賜,卻歸於賈蓉等同類。一庶三千里,就這樣打入了旁系子弟的行列。
探春隔著簾子看向賈環,見他臉上略有茫然,旋即中規中矩地謝了恩,退後不提。心裡雖然酸楚,卻也為賈環的懂事大感欣慰。
不過己丑正三刻,便有太監來請回鑾。這一場天恩浩蕩的好戲,便緊鑼密鼓地落了幕。元春熱淚滾滾,偷偷舉袖拭去,還得強自堆笑,拉著賈母與王夫人的手不肯放:“祖母,母親……”
縱有千言萬語,這時卻一字不得,只是哽咽難語。好容易勸下,又轉頭執住了賈寶玉和探春,再四叮嚀:“好生孝順祖母與父親母親,我如今是不能的了,只能讓你們兩個替我盡孝……”
兩人連稱不敢,點頭一一應了,雙目通紅。太監又來催促了一遍,元春知道天家規矩違錯不得,只得忍淚回首。探春看著她的背影,忍不住喃喃地叫了一聲:“大姐。”
元春一手扶著轎沿,回過頭來,目光貪婪地從賈母臉上,依次掠過眾人,終於低了頭,進了轎子。
探春怔怔地看著空蕩蕩的大街,覺得心裡也空落落得難受。面上千嬌百媚,風光無限,可要想享一回天倫之樂,竟也如此艱難。進宮十年,這還是元春首次回孃家,也不過停了半日,便又再次道別。一道宮牆,隔開了血緣至親,情何以堪!
這樣的潑天富貴,難道還真有人削尖了腦袋想要麼?她下意識地轉頭看向薛寶釵,卻見她神情端肅,低眉斂首,不由暗自嘆息。大概這就叫人各有志吧?
眾人在大門口又立了半晌,才把賈母等人勸了回去。探春與林黛玉一路,兩人直到分手都默然無語。
“三妹妹……”林黛玉忽地開口,“你今兒個神思不屬,倒是怎麼了?”
探春想到王夫人有意把自己送入宮裡的舉措,不勝其煩,皺了眉問道:“若是有人要送你入宮,你待怎的?”
林黛玉怔了怔:“有人送我入宮?”
探春急忙解釋:“我的意思是假如……”
“我一定是不去的。”林黛玉皺眉搖頭,“看大表姐就知道了,宮裡那麼多妃嬪,以我這小性子,恐怕給人吃得連骨頭渣子都剩不下。”
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探春感慨著,唯願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