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陝西之後,按規矩要到上司衙門排班參見。他到巡撫官廳,舉止矯揉造作,同去參見的有一個是四川進士陝西長安縣縣令唐李杜(字詩甫),問他:
&ldo;貴姓?&rdo;
&ldo;夏。&rdo;
&ldo;從前有個叫夏徵舒,是府上什麼人?&rdo;唐李杜聽後高舉兩手,露出莊重的表情,問道。
&ldo;是先祖。&rdo;
姓夏的見唐李杜神情嚴肅莊重,以為他說的&ldo;夏徵舒&rdo;一定是顯貴。
唐李杜聽了答話,點頭笑了一下。
參見結束後,姓夏的回到寓所。朋友問他到巡撫官廳做了什麼事,說了什麼話,姓夏的一五一十把唐李杜的問話與他的答話告訴了他。
朋友一聽,連說:&ldo;壞了,壞了!這個夏徵舒是個龜兒子。&rdo;
夏徵舒是春秋時人。其母與陳靈公、孔寧、儀行父通姦。夏徵舒殺靈公後逃到楚國。
夏聽朋友一說,氣得不得了,就要到長安縣與唐李杜論理。朋友阻止了他,說:&ldo;明天他還要去巡撫官廳,還會見他。何必著急?&rdo;
第二天夏見了唐李杜就撲過去,揪住他的衣服,責問:
&ldo;你為什麼罵我龜兒子?&rdo;
&ldo;諸位都在這裡,我何嘗罵他龜兒子?諸位聽見我罵他龜兒子了嗎?&rdo;
夏更加憤怒,揪住唐李杜去見巡撫。唐李杜讓夏先說,夏把&ldo;夏徵舒&rdo;的&ldo;徵&rdo;字給忘了。巡撫笑著對夏說:&ldo;龜兒子是你自認的,不是他罵你。&rdo;說完叫巡官把他們送出去。隨即掛出一塊大牌子,上面內容大致說夏咆哮官廳還可原諒,但胸無筆墨,何以治民。令其回去讀書等等。
夏沒有辦法,只是氣罷了。
我自橫刀向天笑
&ldo;我自橫刀向天笑&rdo;是愛國者、思想家、戊戌變法中&ldo;六君子&rdo;之一的譚嗣同所寫的詩句,體現了為振興國家而變法,面對死亡毫無畏懼的英雄本色。這氣壯山河的呼聲,是對舊世界的嘲笑,是參加革新運動自豪的表達。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ldo;少倜儻有大志,文為奇肆。&rdo;(清史稿&iddot;譚嗣同傳)光緒十年(1884)入新疆劉錦棠幕,光緒二十二年(1986)奉父命以同知捐候補江蘇知府。他積極參加維新活動,倡設南學會,辦《湘報》。二十四年,拜為軍機章京,參與新政。當榮祿奉慈禧之命大捕維新派時,康有為、梁啟超出逃。有人勸他逃走,被他拒絕。他將自己的著作交給梁啟超,決心以死表示他的維新志。他說:&ldo;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譚嗣同始。&rdo;臨刑賦絕命詞一首:&ldo;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rdo;
八月九日被捕,在獄中題詩一首。
其詩曰:
望門投止思張儉,
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崑崙。
首句:&ldo;望門投止&rdo;與&ldo;張儉&rdo;,出《後漢書&iddot;張儉傳》。張儉(115-198),字元節,山陽高平人。開始被舉薦為秀才,他揭發中常侍侯覽罪惡,要求殺了他。張儉同鄉朱並為討好侯覽而誣陷張儉與24個惡徒為黨,於是發文緝捕張儉。張儉逃跑。&ldo;望門投止&rdo;是說張儉看到哪家就到哪家投宿。人們仰慕張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