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第1/3頁)
心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孔子既然得不到衛國的重用,打算西遊去見晉國的趙簡子。到了黃河邊,聽到竇鳴犢、舜華被殺的訊息。就面對著黃河發出了感慨:&ldo;壯美啊黃河水,浩浩蕩蕩多麼盛大,我所以不能渡過黃河,也是命運的安排吧!&rdo;子貢趕上前去問是什麼意思。孔子說:&ldo;竇鳴犢、舜華兩個人,都是晉國有才德的大夫。當趙簡子還沒有得志的時候,是依靠這兩個人才得以從政的;等到他得志了,卻殺了他們來執掌政權。我聽說過,一個地方剖腹取胎殺害幼獸,麒麟就不來到它的郊野,排乾了池塘水抓魚,那麼龍就不調合陰陽來興雨了,傾覆鳥巢毀壞鳥卵,鳳凰就不願來這裡飛翔。這是為什麼呢?君子忌諱傷害他的同類。那些鳥獸對於不義的行為尚且知道避開,何況是我孔丘呢!&rdo;於是便回到老家休息,創作了《陬操》琴曲來哀掉竇鳴犢、舜華兩們賢人。隨後又回到衛國。不久又去了陳國。
這一年夏天,魯桓公、釐公的廟堂起火燒了起來。孔子在陳國聽到了這個訊息,就說:&ldo;火災一定在桓公、釐公的廟堂吧?&rdo;不久證實,果然如他所言。
這年秋天,魯國重臣季桓子病重乘著輦車望見魯城,感慨的長嘆一聲說:&ldo;從前這個國家幾乎興旺了,因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沒有興旺起來。&rdo;回頭又對他的嗣子季康子說:&ldo;我要是死了,你一定會接掌魯國的政權佐國君;你佐國君之後,一定要召回孔子。&rdo;過了幾天,季桓子死了,季康子繼承了他的職位。喪事辦完之後,想召回孔子。大夫公之魚說:&ldo;從前我們的魯定公曾經任用過他,沒能有始有終,最後被諸侯恥笑。現在你再任用他,如果也不能善終,這會再次招來諸侯的恥笑。&rdo; 季康子就派人召回了孔子的徒弟冉求。
冉求離去之後,第二年,孔子從陳國移居蔡國。次年,孔子又從蔡國前往葉地。葉公問孔子為政的道理,孔子說:&ldo;為政的道理在於招納遠方的賢能,使近處的人歸服&rdo;。有一天,葉公向子路問孔子的情況,子路不回答。孔子聽說這件事後就對子路說:&ldo;仲由,你為什麼不對他說:&l;他這個人呀,學習起道理來不知疲倦,教導人全不厭煩,發憤學習時忘記了吃飯,快樂時忘記了憂愁,以致於連衰老將至也不知道&r;。&rdo;
孔子遷居到蔡國三年,吳國攻打陳國。楚國救援陳國,軍隊駐紮在城父。聽說孔子住在陳國和蔡國的邊境上,楚國便派人去聘請孔子。孔子正要前往拜見接受聘禮,陳國、蔡國的大夫商議說:&ldo;孔子是位有才德的賢人,他所指責諷刺的都切中諸侯的弊病。如今的楚國,是個大國,卻來聘請孔子。如果孔子在楚國被重用,那麼我們陳蔡兩國掌權的大夫們就危險了。&rdo;於是他們雙方就派了一些服勞役的人把孔子圍困在野外。
孔子和他的弟子無法行動,糧食也斷絕了。跟從的弟子餓病了,站都站不起來。孔子卻還在不停的給大家講學,誦詩、歌唱、彈琴。子路很生氣:&ldo;君子也有困究的時候嗎?&rdo;孔子說:&ldo;君子在困窘面前能堅持節操不動搖,而小人遇到困窘就會不加節制,什麼過火的事情都做得出來。&rdo;
孔子知道弟子們心中不高興。便叫來子路問道:&ldo;《詩經》上說&l;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然而它卻排徊在曠野上&r;,難道是我們學說有什麼不對嗎?我們為什麼會落到這種地步呢?&rdo;子路說:&ldo;大概是我們的德還不夠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們;想必是我們的智謀還不夠吧?所以人家不放我們通行。&rdo;孔子說:&ldo;有這樣的話嗎?仲由啊,假使有仁德的人必定能使人信任,哪裡還會有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呢?假使有智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