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中最熱的季節,人們很容易中暑。而且,雨水明顯增多,各種蟲蟻蚊蠅繁殖迅速,病菌極容易滋生傳播,常常危及人們生命。過去,人們以為是邪瘟惡毒在作怪。《荊楚歲時記》中記載:五月俗稱惡月。唐人韓鄂在《歲華紀麗》中,將端午節解釋為:日吐正陽,時當中夏。飲雄黃酒,是村裡人過端午節的一大習俗。《朔州志》中記載:五月五日,飲菖蒲、雄黃酒。其功效與吃粽子有相似之處,用於防病和祛毒。《中藥典籍》中記載:五月五日,飲菖蒲、雄黃酒,可除百病而禁百蟲。雄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解毒、殺菌、辟邪之功效。《朔州志》中又有這樣的記載:五月五日,門懸艾虎。端午節辟邪,小孩子是重點保護物件。《定襄縣誌》有這樣的記載:五月端午,兒童系五色線。《大同縣志》又有這樣的記載:端午,孩童插艾佩符,臂纏綵線。
如今在村裡,這些習俗仍然還有。節前,母親就用碎布做成禽獸、花卉等形狀,造型誇張,工藝精緻,內裝五穀柏木等香料,稱之為香包。男孩子多是老虎獅子形狀,女孩子多是花卉鳥類圖形。傳說,香包可防止病毒侵身。小時候,母親給我縫過類似的香包,晚上睡覺時,還揣在懷裡,那縷香味,經常飄在夢裡。白天掛在脖子上,一擺一擺的,跟女孩子脖子上的項鍊差不多。
如今,這些習俗也漸漸被村裡人淡忘了。這是祖先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農曆六月初六,有的地方叫開園節。《大同縣志》中記載:六月六日,凡有菜園之處,俱敬龍神,延賓同享神福,曰開園。遊觀者,其麗不億。過去,這天各佛寺道觀裡的和尚道士,都要翻曬經書。據說,這天翻曬經書,可得靈氣,讀起來會加深悟解,有助於成仙得道。
進入農曆六月,村裡讀書人也要翻曬書籍,還講究給先生送禮,或者是請先生吃飯。所有這些習俗,都反映出村裡人尊敬先生、重視文化的良好習慣。一般百姓,則將皮大衣、毛衣之類的東西,拿到太陽底下曝曬。人們都說,這天曬過的衣物,防潮,不生蛆。
村裡流傳著這麼幾句歌謠:
花喜鵲,
叫喳喳,
今天誰來呀?
俺親家。
唱得正是農曆六月,村民互相走親訪友的風俗習慣。
農曆六月二十六,是村裡又一大廟會。關於這個廟會,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豆羅村一位放羊的,在靜樂縣(在忻州市的西面)看見一位神仙有求則靈,尤其是祈雨。他就用口袋偷上這位神像回村,當他走到寺莊村時,實在走不動了,就坐下來休息。於是,我村就和這位神仙成了神親。
這就是我村在這天求神祈雨的來歷。
每年這天,村裡都要唱戲,弄紅火。據說,這個廟會指得就是村西的老爺廟。
聽村裡人說過這麼一件事情:有一年,也是農曆六月二十六這天,村裡一些年輕人請來一班唱秧歌的。過去人們常說,皺書捏戲,唱秧歌的放屁。因此,村裡一些老年人認為,秧歌屬於大眾娛樂節目,是不能敬神的。當時邢子述老先生正好也在村裡,他老人家也正在“紅”的時候,他對秧歌這種娛樂形式很感興趣,還親自登臺表演,與演員共同演唱。儘管以老先生(這裡特指邢善言老人)為首的守舊派持不同意見,但畏懼其勢力,只好睜一隻眼睛閉一隻眼睛。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節日:村民生活的意義(三)
節日:村民生活的意義(三)
七夕節,指得是農曆七月初七這天。有的地方也稱少女節,這個節日與“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有關。這個神話故事,民間稱天仙配,被譽為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首:
織女是天帝的孫女,也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在閒餘時間,常常跑到人間河中洗澡。牛郎是人間一位貧苦青年,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