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朝乾隆皇帝巡幸五臺山時,由章嘉活佛擔任嚮導,章嘉活佛有意給乾隆皇帝講了這個故事,乾隆皇帝聽後,龍心大悅:乾龍惠民,國家興隆,好!同時,還賞了好多錢財。章嘉活佛將這些錢財,全部分給貧困百姓,以示皇恩浩蕩。從此,人們將引乾龍變成了引錢龍。
村裡人引錢龍,一般是擔水引錢龍。《大同縣志》中有這樣的記載:早刻,戶家按是年治水龍數,投錢於茶壺,汲水井中,隨走隨傾,至家則以餘水合錢盡傾於貯水甕,名為引錢龍。現在的鄉俗是,早晨太陽出山之前,家家戶戶到村外河邊或者是水井泉水邊擔水,打水時禁忌說話,禁忌身影投入水中,禁忌弄出大的聲響,以免驚動了錢龍。擔水回家時,特別講究沿路灑下的水跡要均勻,水跡太大被說成是雨澇,沒有水跡被說成是乾旱,翻了水桶則認為是山洪暴發。水跡均勻,則意味著風調雨順。回到家,將水倒進水缸,錢龍才算引回家來。如今,村裡沒有了水井,人們也不用擔水了,只要擰開水龍頭,然後把水提回家。有的人家還在水缸裡面放些硬幣,有白色的,有黃色的。白色象徵著白銀,黃色象徵著黃金,取意金銀財寶引回家。早餐喝豆腐腦或麵條,中午喝餄咯,意思是給錢龍壘窩。這天,男人們還要理髮,取意為龍抬頭,吉利。
二月十九這天,村裡十二歲以下的張姓男孩,都得到南觀音廟“戴枷”。枷的形狀,就像一個三角形,三條木棍或三條高粱稈上,纏繞著花紅柳綠的有色紙。三個角下,還吊著代表天地以及本人年齡的紙環。
節日:村民生活的意義(二)
節日:村民生活的意義(二)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個節氣的第五個節氣,排在春分和穀雨之間。《易通掛驗》一書中是這樣說得:春分加十五日為清明,萬物至此皆結齊而清明,因此便稱清明。清明有時在農曆二月的下半月,有時在農曆三月的上半月。但是,一般情況是陽曆四月五日。老家還有這樣一個說法:
三月清明花不開,
二月清明花彤彤。
指得正是清明時節的自然現象。清明節的活動內容有:祭祖掃墓,踏青飲宴。《廣靈縣誌》中有這樣的文字記載:清明日,男女插柳條,備酒脯、香楮。拜掃塋墓。老家主要是祭祀祖先。民謠有:
清明細雨催人哀,
漠漠幡頭野花開。
手端祭祀肩扛鍬,
都為祖墳添土來。
因此,清明節也稱鬼節。所有生者要給其祖墳填土,這兒又有一個說法,取土時須取“有空”的地方,不能隨處亂挖。這天,村裡人在吃食上也有講究,過去一般是用面捏二種動物:一種是蛇,一種是燕,統稱為蛇蛇燕燕。而且在捏的時候,根據一年的節氣變化又有所講究。近年來,又流行這天吃雞蛋,取意為驅邪避毒。清明前一天,村裡人稱一百五日,指得是冬至後一百零五天,有時是一百零六天。
清明前幾十天,或十幾天,家家女人要給十二歲以下的孩子們縫一種叫“連連子”的東西,裡面裝柏樹籽,取其香味,用於避邪。縫補這種東西有許多說法,如:一個孩子今年五歲,則縫七片,上面那片為藍色,代表天;下來這片為紅色,代表太陽;最後一片為白色,代表土地;最後第二片為綠色,代表大地;中間為其它色。形狀也有區別,男孩兒為圓形,女孩子為三角形。縫好就戴在身上,一直戴到清明前一天,然後取下來,掛在樹上。
村裡不生育的女人,還在四月初八這天,到村西奶奶廟“俏娃娃”。十二歲以下的男孩子,同時在奶奶廟戴枷,一是還願,二是祈求送子娘娘保佑其健康長壽。
農曆五月初五,村裡人稱端午節,這是村裡夏季最隆重的節日。
端,是開始的意思;午,是指正中午的太陽。夏天,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