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部分 (第2/4頁)
片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兵都成了習慣,打習慣了,可笑的是就有因為吃龍眼的道理就出兵的由頭。不挑這些道理不行,挑了道理也不行,總有人拿出太宗如何如何來唸叨。”說著裡李世自己都發笑,嘆道,“就好比前幾年平滅西突厥,當年誰都知道是冒險,可就沒人敢大聲說出來,聖上都不敢。那邊捷報回來都多半年了,竟沒人議論該怎麼安置。太遠,遠得都不想料理後事,那當初何必勞民傷財的大軍西征?就為了炫耀武力而不顧百姓死活?”
不管李世什麼身份,該說的我還得表態,弄得過於被動也不好,“可事實證明當初是對的,說明聖上眼光長遠。若西突厥不滅,如今哪來隴右毫無顧忌的墾荒?就這雪梨也保不住正被西突厥望族猛啃呢。”
“這倒是,”李世表情轉變迅速,又笑起來,“若聖上聽了這話,保不住就給子豪加官進爵了。說是長公主的想法,是農學在那邊力保耕種後有收效,總之都是聖上裁度有方,怕逃不出這英明二字。”
趕緊點頭,山呼:“聖上英明!”李世眉開眼笑。
正值午後,農戶們吃過年飯都在穀場上扎堆曬太陽,一個個抱怨冬天不太冷,即便正月裡上也不見有春頭雪,只怕出苗了來個倒春寒就恓惶了。
見我過來都趕緊起來行禮,三五個老大爺坐久了一時站不起來,忙掙扎著道個年喜喊身邊的小年輕扶自己一把。
李世見個老頭搖搖晃晃,上前摻了一把,順口問道:“老人家貴庚?”
“沒耕!”老頭耳背,說話聲難免大,“孫子才去公社領牛,隊上管事說過了十五上一起耕,單門獨戶幹得慢!”
李世覺得自己火星了,又不好當眾問我,裝腔作勢地點點頭,朝耳背老頭笑了笑就在沒下文。
我壓壓手掌,叫大夥別緊張,該幹啥幹啥,才領了李世進了莊子。
走出去老遠,李世終於憋不住發問了,“公社,大隊,這是個什麼編制?”
“哦,為了減輕農家負擔,家裡的管家將莊戶家的大牲畜啥的都收歸統一飼養,誰用誰牽,就好比公家的機具,故起名公社。”現編,反正我當時叫順口了,低下人也跟了這麼稱呼而已,“大隊就是生產隊,將耕地相鄰的莊戶按勞力人頭劃分開來,成立互助生產團體,到耕種農收時好分派勞力。統收統種,不耽誤節氣,又能大大提高勞作效率。提早完成農活後,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別地生產中去,農家也多了創收的條件。”
其實是二女和達萊的想法。每年因為農忙,各個作坊不得不給莊戶放農假,尤其織造作坊損失最大。為了減少作坊損失,儘量讓工匠少休假才想出的辦法。將莊子裡地勞力分成隊組聯合勞作,各家各戶按田畝多寡出勞力來輪流攤派,規劃好後遲早能保持一部分人在農田,一部分人在作坊,合理充分的利用人力資源,家裡稍微再出點補貼進去,總之大夥都能接受。
李世想了半天,似乎能理解其中道理,“算是兵法吧?”
算是吧?含糊道:“可能是,小弟也不清楚。”
“一理通,理理通,這就是子豪所謂的活學活用,倒不拘泥,有大家風範。”李世隨口表揚兩句,立刻就被莊裡的幹道吸引了,“路好,平整寬敞,走上去紮實。”
奔上小康的莊子就是氣派,磚瓦房不少,最次也磚土混夯的大五間,院牆早就沒了籬笆柵欄的,雖然還只有半人來高的傳統,可門梁都一間間的大氣,還是出門不鎖門的壞習慣。
不用進門就能看清院裡的擺設,雖達不到雕樑畫棟,可傢什都有了漆皮,愛乾淨的人家在年前都給門廊傢俱擦的鋥明瓦亮,大牲口都牽了讓周醫生照看了,家家都拆了了以前攏牲口的蔭棚,庭院顯得寬綽,家禽也多了撒歡的餘地,公雞領了母雞欺負豬狗時候有了逃跑的空間。
李世爬了矮牆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