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上是我的清明節,因為我回一趟家,大概五六百,吃土人民負擔不起,唉,苦逼。
清明節假期的第一天,想家。
清明節假期的第二天,想家。
清明節假期的第三天,想家。
然而我筆下的小寶貝們,非常開心,想想也是有些小嫉妒呢。
……………………………………
四月清明祭祖節,焚香點蠟青團見(見,通現)。
老少齊聚飛紙鳶,攜手嬉笑把家還。
當花奶奶提醒幾個小孩清明節到了的時候,王亭是震驚的,他萬萬沒想到,換了個世界,居然還有這個節日,畢竟都換了一個歷史。由於太過驚訝,於是王亭當場就問了出來。
花奶奶愣了一下,表示她並沒有想過這個原因。大概是蠢作者智商不夠,腦洞外出踏青祭祀祖先去了,於是她完全沒想到這種不合理之處。但是,這終歸也是對家的念想,過過清明也是好的。
他們先上了墳,焚香祭了祖,然後讓李鐵匠做了紙鳶,放風箏玩。
然後清明那天,花奶奶就說要做青團了,讓幾個小孩當場蹦了起來。他們都非常非常喜歡青團這種食物,青色的皮,薄薄的,甜甜的,還有青草味兒,非常非常的清新。裡面的餡也很好吃,一頓可以吃好多。
王亭家在江南一帶,那邊清明有一種風俗就是吃青團。這種青團是一種用草頭汁和麵做成的類似包子的食物。
那種草的名字,在王亭的家鄉用方言來說就是簡單粗暴的&ldo;青&rdo;,因為這種草是青色的。不過他至今不明白這種草的學名是啥,但其實不知道也沒什麼大不了。畢竟沒有人會在吃東西的時候,把食材的祖宗十八代都刨根問底的追究出來,只要知道這東西能吃就行了。
不過,他倒是聽說有的地方會用艾草做青團。不知道,艾草是不是就是所謂的&ldo;青&rdo;,他想過,但沒追究。
論青團的製作流程
第一步:先找到&ldo;青&rdo;
青是一種小小的,軟綿綿,毛絨絨的草。一團團的,要摘最頂端的,被其他葉子包圍的那部分,這部分最嫩,最多汁,還很香。
於是當花奶奶宣佈要準備做青團的時候,一群吃過青團,並且非常喜歡吃青團的小崽子就被帶動了興致,連平時表情少的可憐的陸津都忍不住翹起嘴角。
幾個小娃娃就各自拎著一個小籃子,排成一排,一蹦一蹦的跟著花奶奶屁股後頭,走在小路上,去尋找目標植物。當然,肯定不可能所有小孩子都蹦蹦跳跳的,大家一定明白的。
路上遇到村民,幾個小孩就伸出手,笑呵呵的打招呼。花奶奶眼神溫柔的領著路,也時不時打聲招呼。
其實大片大片的田裡都長了青,但是農民靠田吃飯,雖然,這些農民,咳,總是不好毀了人家的田。於是隻好找一處沒人要的田,去摘青。
小孩子們到了目的地,開始摘青。他們起初都挺有興致的,但還沒摘到籃子的三分之一,就開始偷懶了。
最後堅持下來的居然只有兩個女孩子!花奶奶看著提著籃子蹲在田坎上聊天的三個小鬼頭,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其實摘青花不了多長時間,也就一個時辰的功夫,五小籃一大籃就滿了。花纓月和花淮谷摘滿了自己的一小籃後,還去幫了花奶奶採摘。讓花奶奶直呼貼心小棉襖。
其餘三個小男孩在看到花奶奶快滿的籃子和已經滿了的小姑娘的兩個籃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