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協議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學人曾對豆沙關懸棺進行考察;據當時留下的考察文字;棺內屍骸的頭顱骨較今人碩大;手足骨亦較粗壯;也較長;推測身高在一米八到一米九米之間。棺木用整根原木鑿空成形;長約兩米;高約五十厘米;寬約四十一厘米;棺蓋厚約四十一厘米。按木質紋理;似為杉木;形制古樸。參加考察的周夢雲等認為‘此物出自上古;絕非數百年前物。何以言之?史稱;大禹死後;衣衾三領、桐棺三寸;見諸《孟子》矣。孟子又云:蓋上世常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委之壑。今查置棺處所;河流下陷;足證當時河水必高;又且兩岸多系水造成屋;知為上古大壑;毫無疑問’。同樣在一九三二年前後;一位美國學者對威信長安的懸棺進行考察;也得出與周夢雲大致相同的認識。如此說來;‘僰人人懸棺’應該成為結論了。可是;著名的自然科學家陳一得又對周夢雲和美國學者的判斷提出質疑:首先;居住在今川南、滇東北一帶的僰人;自春秋以來;或向滇西遷徙;或與漢族及其他民族融合;過早地結束了作為一個單一民族存在的歷史。也就是說;僰人生活的時代;在公元前二百五十年以前。其次;如果豆沙關懸棺所在是因河流下陷而成數百米高懸崖;這個過程沒有幾千年恐怕不能完成。陳一得反詰:歷二三千年之長久。‘任何堅硬木質;日射水浸;鮮不化為齏粉?更何言骨骼完整;棺木紋理清晰。’不得不承認;陳一得的反詰是有道理的。事實上;查考史籍;較僰人晚近一千多年生活在這一帶的白僚、仡佬等民族也有懸棺葬習俗。‘殮死有棺而不葬;置於巖穴間;高者絕地千尺;或臨大河;不施蔽蓋’。元代李京《雲南治略》、明代周汝成《炎檄紀略》於此均有記述。
懸棺之所以讓人有神秘、魔幻的感覺;成為所謂“千古之謎”;最根本的原因是:懸棺到底是怎樣懸上去的?在一本叫做《朝野僉載》的書中;提出了一種假設:屍棺先抬到懸崖絕頂;再懸索緣樁往下放。證之於懸棺現場所見;此說難以成立。試想;懸棺多在懸崖的半腰;距頂甚遠;且多置放於崖部面的凹陷處;怎麼往下放呢?在另一本《嶺表紀蠻》的書中;又提出了另一種設想:‘築土為臺;運棺其中;事後臺卸土撤;而棺乃獨標巖際。’說的有些道理;同樣以懸棺現場情況參證;其不可操作性就暴露了。
其實,就懸棺的數量、規模來講,我們巫山縣小三峽裡面的就算不上什麼了。但是,這裡的懸棺卻為我們這個旅遊景區增添了不少的亮點。”
“張局長可真是博聞強記,知識淵博啊。”清雲讚歎道。
“我就是吃這碗飯的,而且我們這裡來的領導和客人也很多。時間一長就自然記住了。為了充分了解懸棺,我還特地到前面所說的那些地方去考察了幾次呢。”他笑著說。
“機遇總是屬於有準備的人。張局長,今天就衝著你的學識和對工作的認真態度,我再送你幾個字。”清雲說。
第二十四章 僰人
“太好了。我洗耳恭聽。”張局長忙向清雲施禮道。
“管好自己的家人。特別是你的夫人。若能如此,你必將鵬程萬里、位居顯赫。”清雲看著他,嚴肅地說。
“受教了。”看來聰明人真是一點就醒啊。
“張局長,什麼是‘僰人’啊?”張蘇忽然問。
本來這個問題是我想問的,但是我卻不好出口。誰讓我是清雲的“師傅”呢?
看來張蘇又讀到了我的思想。因為我看見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我一眼。
“僰人是先秦時期就在中國西南居住的一個古老民族。據研究,僰人就是越人。唐朝前以俚獠著稱,宋朝開始就以壯族為名。所以,僰人就是現在廣西壯族人的先祖。據說,歷史上的僰人是個歷史悠久、英勇善戰的民族。從西周到明朝萬曆元年長達兩千五百餘年的時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