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畢竟屬於爭議地區,美國總統的仲裁也是有道理的,所以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但是,阿克里即使大部分劃歸秘魯和玻利維亞,但是該地區和外界聯通的道路還是隻能透過亞馬遜河,巴西對秘魯和玻利維亞境內輸出的橡膠徵收高額的過境關稅,這使國際橡膠價格繼續保持在75英鎊的高位。
西非橡膠園1902年產膠的林地面積擴大了一倍,利潤也翻了一倍,達到兩億馬克;下一年產膠還會繼續擴大二十萬公頃,利潤保守計算也會在三億馬克左右。畢竟,歐美各國對橡膠的需求正處在第一次大爆發階段,在總需求還不太大的情況下,下游使用者完全能接受較高的價格——這也是由橡膠的不可替代性決定的。
受橡膠園暴利的刺激,英國和荷蘭商人紛紛在馬來亞和印尼引種橡膠,不過從1903年開始種樹,到1910年以後才能有少量的收穫,到那時威廉200萬公頃的橡膠園就已經處於收穫期,國際橡膠價格將完全操縱在他的手中。(未完待續。。)
第二百零一章 詹森的遠征
1901年初,威廉收到了來自德蘭士瓦的一份賬目明晰。亨舍爾向威廉詳細說明了金礦公司在當年的收入和支出情況,同時他還以德國駐約翰內斯堡領事的身份提醒外交部,說英國礦主們似乎要採取某種行動,以迫使德蘭士瓦政府就入籍的年限做出修改。
1890年代,隨著蘭德金礦的開採,約翰內斯堡礦區聚集了幾萬名歐洲人,其中大部分是英國人。他們在德蘭士瓦境內只能以僑民的身份開展各種工作,既無任何自治權,更無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布林人當時的總人口十分有限,為了保證把權力集中在自己的手裡,對於歐洲白人的入籍採取了極其嚴格的限制,要求連續住滿13年。
所以,從1897年開始,約翰內斯堡的英國人便不斷的遊說開普殖民政府和英國議會,圖謀對德蘭士瓦採取行動,但卻一直找不到好的機會。
與此同時,德蘭士瓦和奧蘭治自由邦在1897和1898年先後和德國以及法國簽署了《友好通商條約》,這使得英國政府更加投鼠忌器。
1899年初,英國試圖就德蘭士瓦問題和法德兩國達成諒解,好為最終的武力解決掃清外交障礙,但是隨之而來的古巴危機將英國政府的計劃打得粉碎。
在法德達成一致行動的情況下,英國亦不願為了遙遠的南非而冒和歐洲兩大強國交戰的風險。
為了緩和英布之間的矛盾,免得把英國逼得狗急跳牆。德國政府也對德蘭士瓦施加了一定的外交壓力。
一個主要由荷蘭人組成的政府管理顧問團隊到達德蘭士瓦首都比勒陀利亞,該團隊以改革布林人低效的管理機制為突破口,試圖以此緩解英國商人和德蘭士瓦政府的矛盾。
從這之後,布林人的警察對礦主們的敲詐勒索明顯減少,混亂的專賣制度和名目繁多的稅種取消的取消,減免的減免,這使得英國商人們的怨言驟然較少,英國和布林人之間的關係也趨於緩和。
不過,威廉看得很清楚,只要布林人和英國政府就德蘭士瓦的獨立地位問題無法達成協議。那麼戰爭遲早都會爆發。
而德蘭士瓦總統克魯格也深刻的意識到約翰內斯堡的英國礦主們一定會得寸進尺。對布林人政府提出更多的要求。為此,在他的推動下,德蘭士瓦和奧蘭治自由邦達成了永恆同盟條約,建立了統一的布林人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