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寂寞。
我們再來關注一下呂不韋的後裔。據《史記&iddot;集說》記載,漢時南越國之國相呂嘉乃是呂不韋之後。呂嘉在南越國曆相三世,呂氏宗族官仕為長吏者七十餘人,男盡尚王女,女盡嫁王子兄弟宗室。權勢之盛,與其祖當年相彷彿。不同的是,呂不韋終生沒有謀反,而呂嘉卻過了一把謀反的癮,與其弟將卒攻殺王、太后及漢使者。後來呂嘉為漢誅殺,呂氏宗族就此覆滅。
呂嘉為呂不韋後裔之說不見於他書,其真偽可以存疑。而另一個以呂不韋後裔自居的例子,則絕對屬於不靠譜。
漢高祖劉邦死後,其妻呂后專政,諸呂皆封王,呂姓遂有取劉姓而代之的想法。於是開始為奪位作輿論準備,將自己和呂不韋扯上關係,宣稱秦王嬴政其實是呂不韋的私生子,秦的天下實際上是呂家的天下。劉邦從呂家手中搶了天下,現在該是時候還給呂氏了。而事實上,呂后之父呂公為汝南新蔡人,與籍貫陽翟的呂不韋八竿子也打不著。
嬴政十二年另有兩事,並述如下。
一、秋,復嫪毐舍人遷蜀者。此舉想來或許是嬴政於重懲呂不韋舍人後所作出的一種平衡、一種懷柔吧。
二、發四郡兵助魏伐楚。不問可知,這又是姚賈在外交上的傑作。去年魏、楚、趙、燕四國合縱,將以攻秦。在李斯和姚賈的謀劃下,不僅合縱被破,還使得趙燕兩國互毆。今年,在姚賈的遊說之下,魏決定和秦聯合伐楚,欲奪回當年被楚所佔有的宋國舊地。戰未久,秦國退兵。這一戰,秦國雖無戰果,但讓魏楚結仇的目的已然達到。從此,魏、楚、趙、燕四國之關係徹底決裂。
第十一章 韓非入秦
【1名將李牧】
嬴政十三年,秦國再次向趙國大舉進攻。秦國大軍由將軍桓齒率領,先攻趙國平陽,拔,大軍繼續突進,兵鋒直臨武城城下。一旦武城也被攻克,則意味著趙國的南長城被全線突破,都城邯鄲也將失去最可靠的一道人工屏障。
趙國這邊新即位的趙王遷,素以無行聞於國。如前所述,趙王遷之母最早為邯鄲的一名娼ji。趙遷雖然貴為趙王,是趙國的最高統治者,但由於生母身份低賤,因此內心不免自卑,也總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而在趙遷頭上還始終籠罩著一塊巨大的陰霾,這塊陰霾就來自他的兄長趙嘉。
趙嘉原本被先王趙偃立為太子,後來因趙偃寵愛趙遷之母,硬生生地奪了趙嘉的太子之位,反給了趙遷。趙偃此舉當時就在國中引發了巨大的爭議,諸大臣紛紛為趙嘉鳴冤抱不平。
趙嘉儀表非凡,禮賢下士,又是王后嫡出,深得大臣和百姓擁護,國中聲望遠在趙遷之上。趙王遷如今即位,對趙嘉這個兄長更是忌憚,生怕被他奪了王位。然而他也缺少乾脆殺掉趙嘉的魄力,只能默默地忍耐,默默地變態。
趙遷生性輕浮,不喜朝政,只知y樂女色。他父親下葬不久,他就開始聲色犬馬,花天酒地。對於趙遷的非禮行為,大臣們都不以為然,時常相互感嘆:要是趙嘉公子做王,就絕不會這樣。
大臣們的輕視反而更助長了趙王遷的逆反心理。好在他身為趙王,永遠不愁沒人阿其所好,縱其所欲。大臣郭開向以溜須拍馬、阿諛奉承著稱,很快就博得趙王遷的信任。趙遷也只有在郭開面前,才能感到做王的威風和尊嚴。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