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技術的發展。
宋代的一個大的特點是經濟重心的南移,江南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臨安、揚州、廣州、泉州等城市非常繁華。北宋時,農業稅尚佔56%,但至南宋,已降至20.4%和15.3%。與此同時,商業稅急遽增長,構成了政府財政的主要來源,而包括商稅在內的非農業稅,也就佔據了財政收入的大部分。北宋時期,商稅比重不過40%左右,及南宋紹興、乾道之交,僅茶鹽榷貨一項即佔49%,連同經制錢、總制錢,非農業稅達79%強。而至淳熙、紹熙年間,茶、鹽酒等坑冶榷貨已達56%強,加上經制錢、總制錢、月樁錢,非農業稅更達84.7%。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宋朝出口貨物包括絲綢、瓷器、糖、紡織品、茶葉、五金。進口貨物包括象牙、珊瑚、瑪瑙、珍珠、乳香、沒藥、安息香、胡椒、琉璃、玳瑁等幾百種商品。宋朝從大量進口貨物透過市舶司獲得的稅收,從北宋皇佑(1049年—1054年)的53萬貫,治平( 1064年—1067年)63萬貫, 到了南宋紹興( 1131年—1162年)已達200萬貫,約佔全國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對宋代的繁榮起重要作用。出口帶動商業和造船業的發展,宋朝造船技術水平是當時世界之冠。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明州造出兩艘萬料(約600噸)神舟。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一艘宋代古船,有13個隔水倉,一兩個隔水倉漏水,船也不會沉。隔水倉技術,經馬可&;#8226;波羅介紹,傳入歐洲。宋朝的主要造船廠分佈在江西、浙江、湖南、陝西等地區。虔州、吉州、溫州、明州都是重要的造船基地。太宗時期,全國每年造船達到三千三百餘艘。到了南宋,由於南方多水加上海上貿易日益發達,造船業發展更快。臨安府(今杭州)、建康府(江寧府,今南京)、平江府(蘇州)、揚州、湖州、泉州、廣州、潭州、衡州等成為新的造船中心。廣州製造的大型海舶木蘭舟可“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雲,舵長數仗,一舟數百人,中積一年糧”。南宋時代還出現了車船、飛虎戰船等新式戰艦。宋朝以前的海外貿易為*人所壟斷,而到了宋朝,中國的商人開始取代*人稱雄海上,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帆船艦隊和商船隊,頻繁遠航至*、印度、東南亞和東亞的日本與朝鮮、東非等地區。泉州、明州是宋朝最大的上貿易港口,尤其是泉州,在宋朝時進入全盛時期,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啟錨地,“東方第一大港”。
航海業的發展使得指南針技術成熟並投入使用,指南針的前身司南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東漢時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中對司南的形狀和用法做了明確的記錄。司南是用整塊天然磁石經過琢磨製成勺型,勺柄指南極,並使整個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於光滑的地盤之中,地盤外方內圓,四周刻有干支四維,合成二十四向。但司南也有許多缺陷,天然磁體不易找到,在加工時容易因打擊、受熱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較弱,而且它與地盤接觸處要非常光滑,否則會因轉動摩擦阻力過大,而難於旋轉,無法達到預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體積和重量,攜帶很不方便,北宋時,曾公亮在《武經總要》載有製作和使用指南魚的的方法;這是一種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場使鐵片磁化。即把燒紅的鐵片放置在子午線的方向上。燒紅的鐵片內部分子處於比較活動的狀態,使鐵分子順著地球磁場方向排列,達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這種排列較快地固定下來,而魚尾略向下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發明,對指南針的應用和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學和地磁學的發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到另一種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針鋒,則能指南。”按沈括的說法,當時的技術人員用磁石去摩擦縫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