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失身份的)。於是,在胡覺的主動支援下,小胡適得以到上海讀書。所以他自述說「生平有二大恩人,吾母吾兄而已」。[4]這兩大恩人的所為,就是培養了與眾不同的讀書人胡適。
也就是說,對胡家和胡適來說,重要的不僅僅是要讀書,毋寧是要維持一種特定的身份認同。恰如胡適所說:「吾少時稍有所異於群兒,未嘗非吾母所賜也。」[5]具體地說,胡母是不許胡適和「野蠻的孩子們」一起玩的。而胡適幼小時本來也體弱不活潑,結果「無論在什麼地方,我總是文縐縐地。所以家鄉老輩都說我『像個先生樣子』,遂叫我做『穈先生』」。據胡適在後來的英文自傳裡說,得此名大約在他五歲時。不久,「人們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兒子叫做穈先生」。這正是胡母所希望塑造的與眾不同的身份認同。
有此認同,小胡適也就多了一層「超我」的成分,必須維護這一難得的認同。胡適自述道:「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裝出點『先生』樣子,更不能跟著頑童『野』了。」而且,胡母也得著一些同盟軍。確有那麼一些「大人們」有意無意間頗「鼓勵我裝出先生樣子」。正因為如此,在一次胡適與小孩子玩「擲銅錢」遊戲時,一位老輩跟他開玩笑說:「穈先生也擲銅錢嗎?」胡適聽了立即「愧羞得面紅耳熱,覺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那先生的稱呼本是綽號,在別人或不過玩笑而已(但開此玩笑則說明已有一定程度的固定認知),在胡適則已頗認真了。有意維護其特定認同這種「超我」,使胡適從小就養成他後來愛說的「愛惜羽毛」的特點(詳後)。[6]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