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基本上,在皇帝也希望作之君作之師的時代,士人想要立功與立言兼具,是很自然的。這樣的思路顯然一直傳承到民初,胡適在留學時即預備以後要「講學複議政」,[14]就是這一思路的明確表述。從個人的自定位和世人的期許看,胡適大概是個介於蘇軾和王安石之間的人物。他那震動一時的《中國哲學史大綱(捲上)》的出版,如餘英時師所說,提供了「一整套關於國故整理的信仰、價值、和技術系統」,建立起近代中國史學革命「一個全新的典範」。且那本書開風氣的作用還不止於中國,羅素就認為其英文字在西方漢學界也起著典範轉移的作用。[15]
然而此書出版不過數年,在多數人還在追摹仿效之時,對西學有了較深認識的傅斯年很直率地做出了與他人不同的判斷。傅斯年對老師胡適直言:「先生這一部書,在一時刺動的效力上論,自是大不能比的;而在這書本身的長久價值論,反而要讓你先生的小說評居先。何以呢?在中國古代哲學上,已經有不少漢學家的工作者在先,不為空前;先生所用的方法,不少可以損益之處,更難得絕後。」[16]這話很多人未必同意,但傅先生所謂「一時刺動的效力」超過其「長久價值」,大致也說出了這本書樹典範開風氣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胡適在1952年說,「我的玩意兒對國家貢獻最大的便是文學的『玩意兒』,我所沒有學過的東西」,似乎他也接受了傅斯年的看法。他接著說:「我已經六十二歲了,還不知道我究竟學什麼?都在東摸摸,西摸摸。」到1958年他更說:「有時我自稱為歷史家;有時又稱為思想史家。但我從未自稱我是哲學家,或其他各行的什麼專家。今天我幾乎是六十六歲半的人了,我仍然不知道我主修何科。但是我也從來沒有認為這是一件憾事!」[17]
這樣一種對自己專業認同的含糊,或暗示著在具體專業特別是哲學史方面貢獻不是特別大,然而其涉獵的廣博,卻又少有人能及。從20世紀50年代中國大陸對胡適的全面批判看,他在近代中國的影響遍及哲學、史學、文學、教育、政治等各領域。實際上,自從青年時「暴得大名」以後,胡適在幾十年間「始終是學術思想界的一個注意的焦點」,無論是譽是謗,不管是追隨、發揮、商榷、批評或反對,在如此眾多的領域裡,「幾乎沒有人可以完全忽視他的存在」。[18]
這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呢?我想,有沒有他的哲學史、文學史和小說研究等「詩文集」固然大見輕重,即使沒有這些,胡適仍然是那個「胡適」。
胡適一生不忘做一個覘國之士,終其生為在中國實現自由主義政治而努力。他認為「沒有不在政治史上發生影響的文化」,故反對「把政治劃出文化之外」。[19]胡適不僅在北洋時期鼓吹「好人政治」,也曾試圖以其具有特定含義的「中國文藝復興」包容新當權的國民黨,長期徘徊於諍友和諍臣之間(詳後)。
儘管其事功遠不及王安石和司馬光,在心態上卻相當接近他們。[20]他那「為國人導師」[21]的自定位及其始終從世界看中國的眼光,使他常能從大處著眼。其一言一行,往往反映時代的聲音,說出時人想說而未曾出口的話,故能對社會產生「一時刺動的效力」,實際也就創造了歷史。
不過,所有開拓者恐怕都不無遺憾。胡適晚年的自我認識,似乎不甚樂觀。他在1961年說:有一位叫曼鏗(hl nken)的美國記者,「真是一位了不得的人」,因為他能「對美國的種種都來批判」;而「他在美國的影響,正如中國的胡適之」。[22]則胡適自認他是自覺地對中國的種種都要批判,而他的主要所為也在這方面。就像他在1936年對湯爾和所說,「打破枷鎖,吐棄國渣」是他在國中事業的「最大功績」。這裡當然有「故意說」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