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世紀,而其中大陸導演的缺失似乎並未引起從業人員的不安。
他們的這種〃從容〃,讓我確信一個新的時代必須馬上開始。
原載《南方週末》(2001年2月16日)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假科長的《站臺》你買了嗎?
假科長的《站臺》你買了嗎?
前些日子,我在小西天一家賣盜版DVD的店裡瞎逛,正是 中午時分,店裡人少安靜,只有老闆和我兩個人。我爬在紙箱子上猛淘半天也沒什麼收穫,老闆見我執著,便與我答腔,說因為開〃十六大〃所以新貨太少。我也頓時覺得自己沒有老闆懂得政治,便要離開。老闆突然想起什麼,在我一隻手已經伸出去推門的剎那,突然對我說:有一個〃假科長〃的《站臺》你要嗎?
我一下呆住,反問道:什麼?老闆重複了一遍他的話,我裝作冷漠,顯得興趣不大的樣子問道:在哪兒?老闆說:明天會到貨。出了店門,心瘋狂地跳。像丟了孩子的家長,忽然在人販子家裡看了自己孩子,出奇地###而又深刻地鬱悶。晚上不能平靜,一會兒盤算著會有多少人看到自己的電影,不免得意;一會兒又想自己辛辛苦苦拍的電影被別人盜走,心生不快。我們這一代人的毛病就是患得患失,我也不能倖免,只能慢慢克服。夜倒也過得快,8點左右我便自動醒來。平常我睡慣了懶覺,奇怪今天為什麼清醒異常。打車去了小西天,真的買到了《站臺》。
回到辦公室再看《站臺》,離拍這部戲已經三年了。這讓我和這部電影有了距離,就像布萊松說的,每一部電影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它被推出以後,便與導演無關了,你只能祝它好運。但《站臺》還是讓我想起了很多過去的往事,我曾經因這些往事而選擇了電影。
我26歲才第一次看到大海。我學會騎腳踏車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騎車到30裡地之外的一個縣城去看火車。這些事情如今在電影中是發生在比我大十歲的那些主人公身上。當時對我這樣一個沒有走出過縣城一步的孩子來說,鐵路就意味著遠方、未來和希望。在《站臺》中瀰漫的那種對外面世界幻想期待的情緒就是我自己體驗過的東西。我記得我在十七八歲唸書的時候,晚上老不睡覺,總期待第二天的到來,總覺得天亮了就會有新的改變,就會有什麼新的事情發生。這種情緒一直伴隨著我,和我有差不多生命經驗的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受。
我以前是學習美術的。那時候我們學習美術一點都不浪漫,不是為了追求藝術,而是為了有出路。在縣城裡,如果想到其他城市生活只有兩條路,一是當兵,一是考大學。對我來說當兵沒有可能,我也就只能考大學,但是我學習非常差,所以就出去學畫,因為美術學校化課要求比較低,我們一幫孩子去學美術都是這個道理。剛開始我們並沒有理想,就是要討生活。其實最後考上的也就只有一兩個人。其他人第一年考不上就回去了,第二年再考也沒考上,就算了。我自己考上了電影學院。剛開始時覺得自己非常厲害,你看我多堅持,我追求到了自己的理想。但是,當我年紀更大一點時我突然發現,其實放棄理想比堅持理想更難。
當時那些中斷學業的人都有理由,比如父親突然去世了,家裡需要一個男的去幹活;又如家裡供不起了,不想再花家裡的錢了。每個人都是有非常具體的原因,都是要承擔生命裡的一種責任,對別人的責任,就放棄了理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這些所謂堅持理想的人,其實付出的要比他們少得多,因為他們承擔了非常庸常,日復一日的生活。他們知道放棄理想的結果是什麼,但他們放棄了。縣城裡的生活,今天和明天沒有區別,一年前和一年後同樣沒有區別。這個電影傷感,生命對他們來說到這個地方就不會再有奇蹟出現了,不會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