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2參閱hugockler:thehistoryofbabyloniaandassyria,trjasacraig
(nevyork,1907),
pp18‐22。
1eabarton:seiiicandhaiiirigs(philadelphia,1934),p27。
---------------
第二章阿拉伯半島
阿拉比亞是亞洲西南的一個半島,是世界地圖上最大的半島。這個半島的面積為一百零二萬七千方英里,人口約有一千四百萬。沙烏地阿拉伯的面積(魯卜哈利沙漠除外)為五十九萬七千方英里,人口據說有七百萬;葉門的人口為五百萬;其餘的人口屬於科威特、卡達、休戰的各酋長國、阿曼和馬斯喀特、亞丁和亞丁保護地2等。地質學家告訴我們,阿拉比亞原來是撒哈拉沙漠以及經波斯中部和戈壁沙漠3而橫渡亞洲的沙土地帶的天然的繼續(現在有尼羅河河谷和紅海的深罅,把阿拉比亞與撒哈拉沙漠分開了)。來自大西洋的西風,現在只能給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的高地帶來雨水,在較古的時代,必定能達到沒有乾涸的阿拉比亞。在冰河時期,冰層沒有延長到小亞細亞的崇山峻嶺以南,所以,阿拉比亞在那個時期的某一段時間,一定是非常適於居住的。阿拉比亞有許多乾涸的河床(瓦迪),足證從這些乾涸的河床中流過的雨水是具有強大的沖刷力的。阿拉比亞北邊的境界,是不很清楚的,但我們可以承認有一條虛線,自紅海的亞喀巴灣的正東,延長到幼發拉底河。從地質學上來說,整個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沙漠,實在是阿拉比亞的一部分。阿拉伯半島,從西向波斯灣和美索不達米亞低地傾斜。這個半島的脊骨,是一條山脈,自北至南,與西海岸相平行,北端在米甸,拔海九千英尺,南端在葉門,拔海一萬四千英尺1。希賈茲的賽拉峰,拔海一萬英尺。自這條脊骨向東的傾斜,是緩慢的,延伸了很長距離;向西面紅海的傾斜,是陡峻的,延伸的距離很短。這個半島的南邊,海水逐漸後退,海岸逐漸前進,速度每年約七十二英尺,海濱有低地,成為這個半島的邊緣,阿拉伯語稱低地為帖哈麥。北方的中心高原納季德,平均拔海二千五百英尺,納季德的沙馬爾山上有一個紅花崗巖的艾扎峰,拔海五千五百五十英尺。半島的東、西、南三面,海濱低地的背後,都有高度不同的山脈。東海岸上的阿曼地方有一座山,名叫綠山,最高峰拔海九千九百英尺。半島迤東,一般是向東傾斜,此峰獨高聳天空,特別醒眼。
除了剛才談論過的山嶽和高地外,這個半島上主要的土地可以分為沙漠和草原。草原是各沙丘中間的圓形的平原(dārah),下面蘊藏著大量的水脈。敘利亞曠野和美索不達米亞曠野,大半是草原。敘利亞沙漠的南部,俗名哈馬德。美索不達米亞的南部,通稱為伊拉克曠野或稱薩馬瓦(al-saāwah)露天地。
沙漠地區有三種不同的區域:(1)大內夫得沙漠地區(al-nufud)。阿拉比亞的北部,常有白沙或者紅沙,被大風吹動,堆積起來,成為丘陵,籠罩了大片土地。這種地區,古典的名稱是曠野(al-bādiyah),有時稱為紅沙地區(al-dahnā&r;)。這個地區,除希罕的綠洲外,大半是乾燥的,但冬季雨水充足的時候,地面上會蒙上一層青翠的牧草,這種地區就變成貝杜因人的駝群和羊群的樂園。歐洲人橫渡
---------------
21967年11月30日南葉門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結束了英帝國主義在亞丁等地的長期殖民統治。1970年
11月30日改名為葉門民主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