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神降之日 (第3/4頁)
白色的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房事去吧,沒辦法,他只好懶得管他,並且開始物色孫子輩,看看哪幾個順眼,都抱到身邊培養,萬一他成不了神,還能過繼給扶蘇,或者,孫子直接上位也行。
扶蘇撫摸著那一卷捲心血凝成的書籍,轉過去,櫃子邊緣有一結稻穗編織成的流蘇,用的是第一季的駱越稻,一小塊鐵石放在櫃頂,壓著下面一片銀色布條……
他站在神女留下的痕跡面前,一件件地撫摸過去,在他心中,這些都屬於稀世珍寶,“最新出生的豕比以往重了兩成;我們找到了讓百日駱越稻縮短成八十日稻的方向,或許再過幾年,就能讓駱越稻八十天一熟了;鍊鐵高爐每天出的鐵數量很多,再過一年,阿父就能讓我大秦計程車卒全用上鐵兵……”
這些,你……這一年在天上,會去關注嗎?
最開始,天下人都在盼著神女歸來,他們在很多地方都建了神女祠,為祂立像,為祂供奉祭品,沒有能力供犧牲的,就撮土為香,一日三次,無比虔誠。
後來,倒也不是不盼著神女迴歸,只是漸漸意識到,他們不能只為了希望神女回來,才去拜祭祂。祂本就該受他們的香火。
遙想當年,大秦尚未一統,神女還未來到凡間時——
秦昭襄王三十八年,上郡大飢,山木盡死,人無所食,蜂食田苗。
秦王政三年,歲大飢。
秦王政四年,十月庚寅,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
秦王政八年,河水鬧災,秦人輕車重馬,逃往河東就食。
秦王政九年,四月寒凍,有死者。
秦王政十七年,地動,民大飢。
秦王政十九年,大飢。
有正好活過這些災年的秦人抱著小孫子小孫女,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告訴他們:“當年是真的苦,連年大災,稅收都收不上來,朝廷哪
/p
有餘糧救我們。你們大父我呀,是搶著樹皮活下來的。”
而現在是秦始皇帝三十二年,神女降臨凡塵的四年後,卻已豐谷滿倉,家家戶戶有餘糧。
得益於神女告知的駱越稻。
得益於神女告知的代田法。
得益於神女留下來的神種。
那秦人舉著家裡的小孩,笑著笑著就哭了,“現在不會了。哪怕現在再連年大災,朝廷的糧倉也能夠讓我們不會餓死。聽說,陛下在咸陽修的大糧倉,能夠全國的人吃足飯二十天!若是泡水成粥,能支撐的日子會更多。”
“你們要感謝神女。”
“記得嗎!不能當忘恩負義的人啊!”
小孫子小孫女點了點頭,將這些話深深刻在腦海裡。
到了今年的六月十日,是陛下在泰山初遇神女的日子。
大秦不少人,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去採摘了鳳仙花,帶到自己家附近的高山上,往山巔放。漫山遍野,放滿了鳳仙花,企圖天上的神女看向人間時,能見到漂亮的鳳仙花,為此展顏一笑。
六月十日,為神降日,人們便會上山,奉上一束鳳仙,以此祭奠神女的恩情。
——此節日自秦始,年年如此,代代相傳。
青霓在遠處瞧著接連不斷上山的人群,點開系統商城,購買了一個道具,放在手中慢慢摩挲。
“神女離開一年了,也差不多可以讓陛下去天上走一遭,遇上神女,將其請回了。”
畢竟她在大秦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完,很多東西都處於萌芽階段,若是一走了之,未免太不負責任了。
作者有話要說: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管子》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夫復何求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落雨 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