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塵讀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進兵金陵之前,先把採石拿下來,把將士的家眷都接過來,以免夜長夢多。
朱元璋忙得腳不沾地,子薰也適應了他的生活節奏,沒事兒過來吃頓飯,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忙不完的工作,他自己是老闆,根本不給自己放鬆的時間,沒辦法。
子薰很無奈,想不到嫁給了一個工作狂。
康茂才這個人,比朱元璋大十五歲,很頑強,也很務實,打不過,他就不打,躲起來,採石磯附近大小水寨眾多,總能找到藏身之處。
自知不是常遇春的對手,康茂才從沒打算硬拼,就這樣周旋著,拖得越久越好。
採石地處要衝,朱元璋豈能給他這樣的機會,只待時機一到,將其一舉拿下。
子薰閒來無聊,找了一本《素問》看,《黃帝內經》分為兩篇,《素問》和《靈樞》。
看不懂,於是死記硬背,子薰背書頗有天賦,雖然說不上過目不忘,但是記憶力超強,而且,她一邊背,一邊抄寫,大有一種記不住便誓不為人的架勢,頑強程度與康茂才有得一拼。
子薰讀書,一向不講究實用,只是讀著玩兒,有興趣。
朱元璋這幾次過來,問她讀書的情況,她背誦了一大段,朱元璋問是什麼意思,子薰搖搖頭,不知道。
“想學醫?”朱元璋問。
“嗯”,這個問題有些嚴肅,子薰不知如何回答,只是模稜兩可地嗯了一聲,毫無基礎,中醫不是那麼容易學的,子薰上大學讀的是經濟,與中醫八竿子打不著。
與子薰不同,朱元璋講求學以致用。
子薰的年齡,跟朱元璋義子的年齡差不多。
當時流行收養義子,朱元璋陸陸續續收養了二十多個義子,文英是年齡最小的,文忠是親外甥,文正是親侄子。
帶子薰來這個院子的年輕將領就是文正,他是朱元璋大哥的兒子。
去學堂讀書是這些孩子每天的必修課,朱元璋覺得自己吃了讀書少的虧,所以對義子的學習情況十分重視。
子薰雖然是女孩子,名義上又是他的新夫人,但是多讀些書,總會有用。
朱元璋經常抽時間檢查義子們的功課,所以每次見了子薰,都會問上一句,讀了哪些書。
光陰不能虛度,學業不能荒廢,朱元璋的思維方式十分樸素,那就是得努力讀書。
前人的經驗、教訓、智慧都在書本里。
對於未來,子薰沒有太多的打算,得過且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