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星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叫「撈麵席」,不管逢年過節,娶媳婦,嫁閨女,過生日,搬新家,就連有大病初癒,都要吃撈麵,有「喜面」、「壽麵」、「順面」之說。
傳統天津「四碟撈麵」有四碟冷盤、四碟炒菜、四碟面菜,四碟面碼,兩碟份面鹵組成。發展到後來,平常人家吃的就是簡化版的「四碟撈麵」。面煮熟撈到冷水裡過涼一下再撈出來,肉鹵是豬肉木耳雞蛋的,素鹵是西紅柿蝦仁雞蛋的,熱菜碼有土豆絲,煮黃豆,冷盤碼是黃瓜絲和香菜碎,還有加水拌勻的芝麻醬。
瘦肉貴,肥肉賤,所以家裡的肉醬永遠是肥肉多,還切得有骰子那麼大。許小桃拿勺子儘量躲開肥肉去舀瘦肉,被許明珠用筷子按住,「你怎麼光想吃瘦肉,讓別人吃肥肉呢?」許小桃白了她一眼,舀起一勺肥肉多的肉鹵放進自己碗裡,又把肥肉挑出來夾到大姐碗中。
許小桃不吃香菜,平時喝的湯裡都有香菜,她把湯和香菜一起喝下去,香菜也都會卡在她的牙床邊和舌頭底下,每次吐香菜都會被陳玉蘭罵,「介倒黴孩子,哪輩子把香菜吃夠了,香菜多香啊!」許小桃覺得香菜看起來蠻可愛,吃進嘴裡卻像吃了「麻藥」,一瞬間全身發麻,以為自己要變成顆大香菜了。
許小桃的生日偶爾會趕上「掃房日」。身小力薄的她跟在大人後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活兒」。她最喜歡的就是屋裡的傢俱被搬到院子,這時彷彿院子就變成了亮堂寬敞的「大屋子」。許小桃家屋裡的屋頂還是古老的蘆葦把子房檁,牆壁黑灰色,還有一些細小的裂紋,窗框也是黑色的。許小桃躺在半舊的紅色人造革沙發上,看著天,心想院子要是有個自動開合的玻璃屋頂就好了,白天亮堂堂,晚上還能在院子裡睡覺和看星星。
「二十八,把面發。」由於每年過完初一,都要吃很多天的冷饅頭,許小桃看到媽媽發麵又犯愁。「媽,能少蒸點饅頭嗎?過完年不想天天吃冷的。」陳玉蘭用力揉著面,「不許說饅頭多!給你講個故事,以前有一家人嫌饅頭多,等到過年那天要給祖宗上供,發現一個饅頭都沒有了,都因為之前說嘴得罪神仙了!」許小桃歪著頭想了想,「饅頭不多,饅頭再多點,行了吧?!夠吃一年的!」
「二十九,貼倒酉。」就是貼春聯,俗稱「貼對子」。許家棟生於50年代,文革期間曾拜在一下鄉的書法大師門下,只學了三天,書法大師不堪批鬥之辱,上吊自殺了。許家棟有點天賦,加上大師那幾天的點撥,能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二十九晚上,拿出提前買的紅紙,用線裁開,揮毫潑墨,寫對聯,寫福字。陳玉蘭用麵粉打漿糊,放涼之後用手指剜出一點,抹在對聯和福字背面,往門框兩邊和上面貼。吊錢是買的,貼在視窗和門框上方,橫批的兩邊,數量隨意。窗花是沒有的,陳玉蘭說沾到玻璃上不好擦,所以不買。再加一對黑豬拱門,齊活。許小桃覺得金豬漂亮,可是金豬比黑豬貴。抹來抹去抹多了,陳玉蘭手上沾滿紅色漿糊,還一邊用手背抹著鼻涕。許小桃想鼻涕的粘度如果能粘住紅紙,可能就不需要打漿糊了。
貼對子之前,二十九那天下午,許家棟搬出幾盒點心,幾瓶白酒。「小桃,跟爸送點心去呀?」許小桃聞著混著紙漿味的點心香味,「行啊,上誰家?」「先去姑姥爺家。」許小桃上小學之前最愛去的就是姑姥家,沒想到走到姑姥家房後頭,許家棟讓她自己進去。許小桃抱著點心,拎著酒,臉上扭成一團,跺著腳做勢要往地上蹲,她太難為情了,「哎呀,我不去,咋不讓二姐去呢?!」「二姐大了,現在換你,回頭壓歲錢都是你的。」「我不要壓歲錢,」說著往回跑了幾步,被許家棟瞪眼喝住,「快去!趕緊的!不去打你!」說著揚起手假裝要打許小桃,又做了一個驅趕的手勢。許小桃像被打了一巴掌,不明白爸爸為什麼要讓她代他去討好人家,給人家送禮,讓她覺得自己像只搖尾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