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 (第1/2頁)
微雲煙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道門的諸多典籍之後不斷推演追溯,顧衡竟是還原了當年文始真人留下的道統,只是,道法這種東西,也是未必今不如古,《道德經》流傳這麼多年,那是高屋建瓴的理論,並無具體的修行之道,文始真人的修行之法,也並不適合如今的時代,只是經過追溯,顧衡卻是把握到了世界這麼多年來發生的變化,對於道門這麼多年來道法的演變也有了清晰的脈絡,站在前人的高度上,顧衡竟是把握住了修行的核心。
他原本就凝結了符籙種子,如今隨著他的感悟,精氣神不斷凝聚,竟是真正修成了一道法力。
而在外面那些道門宗師的視角里,他們的望氣之法卻是看到,有純陽紫氣從天而降,浩浩蕩蕩落入顧衡閉關的精舍,似乎還有金花墜落,仙音激盪,一個個目瞪口呆。
第149章
經過這麼一遭, 再次出現在顧衡面前的時候,這些道門宗師一個個都變得謙卑了不少,聞道有先後, 達者才為先, 顧衡雖說年紀小, 但是, 他短短數日, 進境就遠在他們這些老朽上頭,這一對比, 自家簡直就是吃白飯的。
顧衡也不藏私, 他本身就是來自一個知識分享的時代,那時候只恨人不學, 沒人會真的將自己知道的東西藏著掖著,因為你這邊藏著掖著,說不定用不了多久,其他人都超過你了!因此, 他將自己所瞭解到的那些都一一說來,他也沒有將那些道理說得玄之又玄,反而直截了當, 倒是叫一幫老道納罕的同時,又有些羞愧。他們之前將東西給顧衡, 卻沒有將歷代祖師的注釋也給他, 可以說, 他們給了原本, 卻沒給密碼本。結果人家自己翻看了一下就將其中真意還原出去來了,甚至還將自家幾代祖師都沒搞明白的東西搞明白了,只覺得自家是枉做小人。
顧衡倒是沒在意這些想法, 東西本來就是別人家的傳承,自己也就是梳理了一番而已,並不覺得自己真的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這個世界的上限就在這裡,就算是世界消化了那個陰靈世界,本質應該也不會提升太多。
這些陰靈這幾年在中原沒討到什麼好處,尋常的陰靈並無多少智慧,但是就算是野獸,該有的本能還是有的,因此,這些陰靈在中原這邊,是越來越少了,往西北一方面人煙稀少,一方面元氣暴戾,所以,中原那邊那些地方算是倒了大黴。那裡原本就有豢養毒蟲,供奉鬼神的傳統,陰氣煞氣都很重,那些陰靈到了那邊,簡直是如魚得水。甚至出現了不少強大的陰靈,一些部族要不是逃得快,又有一些對付所謂鬼神的手段擋著,幾乎就死絕了。
那些小國平常的時候往往會跟中原搗亂,但是,如今都要亡國滅種了,哪裡還顧得上繼續作威作福,臣民都死得七七八八,自家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哪裡還坐得住,他們一邊上表請求內附,人也跟著內附的文書一塊兒來了。
朝廷也對南方的土地很感興趣,那些小國因為各種原因,明明佔據了一年三熟的膏腴之地,但是,居然還過得捉襟見肘,當然,貴族王族是可以窮奢極欲的,倒黴的是下層而已,中原不知道多少年前就廢除了奴隸制了,連部屬這種東西也隨著門閥的消失跟著不見了,前些年,當今更是下旨廢除了賤籍,名義上,中原這邊就算是奴僕也有了一定的人權。而在那些小國呢,農奴是正常現象,上頭的人享受著來自中原的各種奢侈品,那些農奴還得用原始的工具,帶著枷鎖作業,簡直叫人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針對這些內附的小國,王族自然可以封爵,那些原本的貴族本身也攜帶了不少財富,他們日子也能過得不錯,底層的小民也不能一開始就跟中原百姓一視同仁,這種事情唐朝的時候早就證明是百搭。當年唐太宗因為自身具有鮮卑人的血統,說什麼別人重華夏輕夷狄,我獨愛之如一。結果安史之亂之後,那些異族的將領對反叛大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