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四百二十四章
現在我寫一寫陽明溼熱發黃證,首先,在陽明證中,如果身熱汗出,是不會發黃的,為啥,是因為如果出汗,那熱就不會鬱在裡面,如果單純的瘀熱在裡,可以用調胃承氣湯治療,因為調胃承氣湯中有大黃、芒硝兩味藥,大黃苦寒用以洩熱通便,芒硝鹹寒用以洩下除熱。
造成陽明溼熱發黃證的原因是溼熱鬱結、無法宣洩所致,如果發熱汗出,即為熱越,不能發黃。至於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就很好解釋了,這是因為熱欲外出,受溼邪阻隔不得而出,陽熱上蒸,出現身無汗的情況,由於頭是諸陽之會,陽熱之氣比較旺盛,所以有頭出汗的情況,在這裡我解釋一下“但頭汗出”中的這個“但”字,這字在這裡不能解釋為轉折,而是做“只是、僅僅”解釋比較恰當。
至於小便不利,也是由於溼熱鬱結,無法宣洩所致,小便和汗為同源,汗水同源嘛,有一本古集上對這知識點有詳細論述,但我一時想不起是哪本古集,原文就不寫了,但這知識點在臨床中有很多情況下會表現出來,例如有些太陽證的病人吃了發汗的藥,但身體不出汗,反而是小便增多,風、寒隨小便而“出”,太陽證因此痊癒。這點在臨床中要注意一下,一些醫生在治療太陽證時,看見病人服藥後不出汗,就增加麻黃、桂枝等藥的劑量,看似是一付麻黃湯,實質劑量或許接近或者已經達到了大青龍湯,服用後病人可能會出現“亡陽”的情況,所以在開了“發汗劑”後病人不出汗,醫生可以詢問一下病人的小便情況,小便增多,說明藥已“中病”,勿需增加發汗藥的劑量。
好了,證象就寫到這了,我們寫處方,根據處方再說證的話就比較清晰。
陽明溼熱發黃證中的第一個處方是茵陳蒿湯,組成是“茵陳、梔子、大黃”這三味藥,我們首先分析一下此處方的性,茵陳為微寒之藥,梔子是寒藥,大黃是寒藥,三味藥都是寒藥,合方就是寒性處方,用在陽明溼熱發黃證中,寒熱是符合的,寒證用熱藥,熱證用寒藥嘛。
其次我們分析一下藥物的味,茵陳是苦味的藥、梔子是苦味的藥,大黃也是苦味的藥。三味皆是苦味,苦味的藥能洩。中藥材中,簡單總結就是苦能洩、酸能收、甘能和、辛能散、鹹能攻堅。
當年師父教我本草時,曾講過關於藥材進入人身體裡面後的執行方向,苦能洩,在身體中由上向下行,酸能收,在身體中由外向內行,辛能散,在身體中由內向外行,甘能合,在身體中上下內外皆行,鹹能軟堅,在身體中是“橫衝直撞”。
當然,這個知識點僅僅是我師父隨口講的,僅作參考。如果真要研究本草,我覺得值得推薦的書有汪昂(清)的《本草備要》、唐榮川(清)的《本草問答》、陳修圓(清)的《神農本草經讀》,各位喜歡中醫的讀者可以研讀一下。
好了,我們繼續書接上文,茵陳蒿湯中的三味藥皆是苦藥,苦能洩,在這方里主要是洩利溼熱。
三味藥皆是苦寒藥,性味相同,但具體方面還是有差別的,茵陳這味藥主要入肝,行肝的生髮之氣,張隱庵(清)對這味藥的講解非常好,原文是“春三月,此為發陳,茵陳因舊苗而生成,蓋因冬令水寒之氣,而具陽春生髮之機,……結熱黃疸,得水寒之氣,則內熱自除也。”總結來說,茵陳冬天不死,受冬之寒氣滋養,春天生苗,得春之生髮之氣,寒中帶生髮之機,正好與肝的生髮之機相應。
陽明溼熱發黃證正是溼熱鬱結於體內,上不得越,下不得洩,是典型的身體氣機不暢,用茵陳正好能助肝生髮,暢通身體氣機的同時清利溼熱,利膽退黃(肝膽互為表裡嘛)。
梔子這味藥唐榮川(清)在《本草問答》中這樣解釋,“梔子味苦象心包,故洩心包之火”,茵陳蒿湯中用梔子,主要是洩三焦之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