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4 大賢蒞臨(一) (第2/3頁)
風雨糊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令歸於蘇州府崇明縣法華匯(今上海徐家彙)老家‘冠帶閒住’。相當於是保留職級待遇,但沒有任何權柄。
這些朝堂上的政治鬥爭雖然沒有直接波及到衛所這類底層軍事機構,看似與衛所沒有太大關係,但人在官場混,哪有不關心這些的?
衛所高官們由此都對徐光啟的狀況大體瞭解。
現在聽到這樣的一個名人來到了他們的地盤上,他們都非常驚訝。
徐光啟雖然為朝廷整頓過武備操練過軍兵,但與安東衛卻從來都沒有產生過直接聯絡。在場的官員當中也沒有任何人與他有過交往。
“管他為何而來。隨我出迎,接住敘話便知端的。”
胡延慶帶頭向外走去。
眾官員連忙跟上。
大明文貴武賤。胡延慶雖然是正三品武官,徐光啟只是正四品文官,但如果不論品階只論官場規矩的話,胡延慶就是要比徐光啟矮一頭。
胡延慶以下的其他官員更是不必說。
“胡大人,列位大人,徐某來得冒昧,還請恕罪。”
“哈哈,如徐大人這等國之幹才蒞臨我安東衛,乃我安東衛之榮幸,何來冒昧?徐大人請入內敘話。請!”
“胡大人請!列位大人請!”
一番客套之後,眾人進入議事廳坐定。
“不知徐大人此來安東衛......?”
奉茶之後,胡延慶挑起話頭。
“前些日,倭寇自蘇州崇明縣登陸,肆意燒殺搶掠。其雖差幸未至徐某法華匯之老宅,猶自令徐某切齒恨之。惜乎奉旨冠帶閒住,未有兵丁可使,只能坐視倭寇猖獗,並使人時時探視倭寇行蹤。昨夜掌燈時分,快馬來報安東衛之軍全殲倭寇於贛榆城前,大振安東衛之軍威,大揚我大明之國威......”徐光啟當即娓娓講述起來。
原來徐光啟雖不能殺敵,卻一直派人監視倭寇動向。昨天晚上得到贛榆勝報之後,他連夜乘舟出發,要趕往安東衛,看看陳建這位‘國之幹才’到底是何等氣象。
海上顛簸10個時辰左右,徐光啟的快速官船終於趕完了300多里海路,來到了安東衛港口。
“......據聞安東衛此次取得勝戰之軍乃胡大人提前安排在虎山口進行訓練的機動之軍,其軍之將領陳建也是胡大人慧眼識英才,委以守備之重任。更聽說陳建此戰深得衛城上下大力支援方得取勝。徐某喜不自勝,乃夤夜出發趕往安東衛,面謝安東衛為國為民之諸公,順便看一下陳建這位國之幹才之氣象。”徐光啟好言好語地結尾。
安東衛眾官員面帶笑意地互視了一眼。
他們都聽了出來,這位冠帶閒住的徐大人是專門來看陳建,只是順便與他們打個招呼而已。
陳建這小子倒是好運氣。這一戰打贏了,名氣傳開了,就連素有盛名的四品文官大員都要親自登門來看他。這小子怕是真的要發達了。官員們都在心裡嗟嘆。
“安東衛上下皆領徐大人之盛情。為國效力原本就是我等之本分。徐大人既要看陳建氣象,本官就立即傳喚......”胡延慶微笑說道。
“不用不用。胡大人,列位大人,徐某欲直接上門,親眼看陳建及其虎山口備禦所真實景象。”徐光啟連忙說道。
“徐大人此言大為有理。不知徐大人是否需要我等陪同前往?”胡延慶說道。
“列位大人軍務繁忙,就不勞煩列位大人了。”徐光啟推辭。
“如此,也好。”胡延慶等官員順水推舟地同意。
短短時間裡,他們已經集體去了虎山口兩次,已經很給陳建面子,也顯得很重視虎山口備禦所。
如果再去第三次,陳建的尾巴豈不是要翹上天?
“啟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