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4 大賢蒞臨(一) (第1/3頁)
風雨糊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午時分,一艘造型簡練的快速官船從海上徐徐駛入荻水港口。
身穿緋色雲雁官服,年過花甲卻精神矍鑠的徐光啟站在船頭,不停看向安東衛城和安東衛城西北虎山口方向,眼裡滿是好奇和期待。
“老爺既要前來觀看陳建氣象,為何不直接前往虎山口?”老僕徐世章輕聲說道。
“虎山口肯定要去,但不是現在。吾等且先在市井遊走片刻,聽聽陳建在市井中的名聲。後見安東衛官員,聽他等對陳建之描述。待得對陳建有了大體印象,再親見其人。”徐光啟笑了笑說道。
“老爺就不怕先入為主,以致看不清陳建真實面目?”老僕也笑道。
“無妨。吾治學態度之嚴謹你不是不知。吾不會犯先入為主之錯。”徐光啟謙和而又自信地說道。
安東衛衙議事廳裡,氣氛一片融洽。
衛城一眾高官從昨天爭扯到這個時候,總算是把陳建帶來的這次勝戰諸般紅利,尤其是陳建上交的12船財貨分配了個清楚。
財貨已經由他們各自的親衛搬回了家,剩下的就是等山東都指揮使司將安東衛的功績轉奏朝廷,然後朝廷再給他們下發一應功名、錢財方面的賞賜以及戰爭損耗補償。
這個流程最終走完,最快也得一個月,慢則兩三個月都說不定。
流程稍微有點慢,不過大家心裡也都不急。
這次戰爭他們每家實際付出的都是幾十馬匹,其他軍械戰船都是衛城舊物。而他們現在每個人已經到手的財貨價值至少都是六七千兩,已經遠超他們的付出。
現在眾位高官們心裡唯一還有點遺憾的是,由於贛榆縣提前向南京兵部詳述了戰爭過程,他們沒有辦法佔到更多的戰爭功績。這次戰爭的主戰功績終究還是要被陳建那小子全部佔去。
看在陳建給大家帶來了如此大收益,他自己的實際收穫卻相當小,甚至還略有虧本的份上,官員們就決定大人大量,不再與陳建計較這一節,讓陳建多少從朝廷封賞上得到一些補償。
要不然把陳建一下子榨乾榨淨了,沒有了肥皂‘紅利’且不說,下次倭寇再來,誰來給他們建立功業?
“既然諸事已畢,各位就各自散去,在家裡靜候佳音......”
所有事情談妥,胡延慶心情很好地宣佈散會。
“稟報胡大人及各位大人,外面有一名為徐光啟的四品官員求見。”傳令兵忽然進來彙報道。
“徐光啟?他不是被聖上敕令在他老家‘冠帶閒住’,怎麼跑到我們這裡來了?”
官員們一下子站起,臉上齊現驚愕之色。
這個徐光啟的官階雖然不是太高,只是正四品的少詹事,但在大明卻是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
他雖然已經中進士21年,卻不算是一個純粹的經學大儒。因為他極度推崇‘關學’的‘經世致用’理念,而非推崇程朱理學或是陸王心學。
他精通天文,會曆法數算,長於農事,水利,制器,還善於練兵,造槍造炮,並積極引進西洋幾何學。
據說他前兩年極力活動,從租住澳門的葡萄牙人手裡弄到了好幾門紅夷大炮,送去遼東前線以鎮守寧遠城。那幾門紅夷大炮的戰場效用到底如何,目前還不得而知。
他在考中進士之前就受洗成為了天主教徒,給自己取了教名‘保祿’。這讓他成為大明官場的長期談資。
這樣的一個人在朝堂上完全是一箇中立派,從不偏向任何一黨,也理應不會受到哪一方政治勢力的迫害。
但是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去年中,以太監魏忠賢為首的權閹一黨在朝堂上佔據了絕對上風之後,為了籠絡人心,欲擢升徐光啟。
徐光啟不受,乃遭閹黨彈劾,被天啟帝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