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第2/4頁)
曼倩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碧荷並非真的有曖昧,否則,這番讚揚,簡直比劈面打一個耳光更難受。
很多當初看起來決不可行的事情,一旦真地有人做了,而且成功了,慢慢地,就會變成正常。隨著秋風一天天冷下去,卷子一天天多起來,同學們對孟繁星護送李碧荷這件事已經失去了興趣,他們相伴走出校園,都沒有人多看一眼。
其實他們並非絕對的孤男寡女,大部分路程,都有李凱同行。三個人都是比較專注於學習的,談談說說,頗為融洽。最後兩人單獨相對的幾分鐘,一般都是延續原來的話題,倒也不至於尷尬。
除了林之若和唐馨,李碧荷是孟繁星唯一有過密切接觸的女生。他發現,李碧荷和林之若唐馨都不一樣,是一個很理智很務實的人。比如說,她隨口說的,大都是哪本複習資料比較好,哪些學校的模擬題比較新穎,哪些專業比較熱門,學校裡哪位老師,講課特別好,可惜跳槽了,身邊哪些朋友,因為什麼關係,轉到省城大學附中去了,等等。唐馨和她相比,顯得太浪漫太感性,對現實利益並不關心,只要感情有所寄託,每個人,每件事,在她眼裡,都是美好的,合理的,吃糠咽菜,也是幸福的,心甘情願的。一旦感情失意,也就沒有了繼續努力的動力,縱然得到物質上的成功,也無法享受。林之若關心的,卻是一些抽象的原則,觀念,理論。飲食瑣碎,紅塵冷暖,於她都不過是數學題中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條件,而她犀利的目光,總是穿透一切紛擾,盯在那些隱藏在深處的,普通人無法觸控無法理解的公理上,對題面顯得有點淡漠和超然。
在林之若面前,孟繁星總是有一種鮮明的自我意識,彷彿手足都無處安放似的,窘迫害羞,緊張失措,更是經常的事,而在李碧荷面前,一旦最初的陌生和尷尬淡去,便坦然自若,談笑風生。
對孟繁星和李凱來說,三個女生中,和他們最相似最有共同話題的,當屬李碧荷。可是也許人的天性,便是嚮往自己所沒有的。兩個男生,一個默默愛著唐馨,一個苦苦想著林之若。自秋到冬,夜夜同行,和李碧荷在熟悉和了解中積累起來的友誼,卻遠不及唐馨一聲低低地嘆息,林之若一個遙遠的微笑,更能牽動他們的心。
唐馨對李凱的愛意,雖然有所察覺,但是並不放在心上,反而因為林之若的緣故,對孟繁星特別注意,頗有點代好友監督他的意思。見孟繁星居然真地去護送李碧荷,很是不滿。
這天下午最後一節自習課,語文老師來發了月考的卷子,說讓大家先自己看一下,明天要講。老師一走,同學們就開始嘁嘁喳喳起來。唐馨忽然轉過頭來,對孟繁星道:&ldo;我有一個問題想不明白,你幫我看看,好不好?&rdo;
唐馨的語文要比孟繁星好。孟繁星很詫異,接過她遞過來的卷子,見背面向上,寫著兩行字:&ldo;一位作家說,人們常常愛的是一個人,與之廝守的,卻是另外一個人。為什麼?&rdo;後面的問號畫得特別大,特別重。
孟繁星心中好笑,想了想,提筆寫道:&ldo;愛情是理想,生活是現實。理想不可觸控,現實無可逃避。&rdo;遞迴給唐馨。
唐馨背過身去看,不一會兒又轉身把紙條塞了回來,下面多了一行話:&ldo;向現實屈服,會失去理想!&rdo;並且連著三個驚嘆號。
孟繁星立刻寫道:&ldo;理想在我心中,永不放棄。現實雖然每天相對,卻不會留下印象:你還記得前天中午吃的什麼嗎?&rdo;
這次過了許久,唐馨的紙條才傳回來:&ldo;答案滿分。我替你交卷。&rdo;後面畫了一個咧嘴而笑的小丑頭像,正是唐馨自創的簽名圖案。
孟繁星留心觀察,唐馨果然當天就給林之若寫了一封信,第二週就收到回信。偏偏那天信取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