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宮廷歲月052 (第4/5頁)
三春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說就是有利於產生更復雜、更令人愉悅的風味。
之後發酵進行了一個多月,素娥估計著差不多了才開啟酒桶,將裡面的酵母和酒渣排出——因為條件有限,素娥就沒有再進行蘋果酸-乳酸發酵了,也沒有進行調配,直接就準備二次發酵。
二次發酵要在瓶中進行,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素娥把不準如今的瓶子能承受多大的壓力。她記得最開始香檳發酵失敗的一個原因就是壓力太大,把香檳瓶給撐‘炸’了。
此時玻璃瓶已經不是什麼稀罕物件了,小孩子常用‘琉璃小泡’養魚,可見此物並不珍稀。還有詩云‘映光魚隱見’,說的就是流行用玻璃瓶養魚,用燈映照裝飾,供人觀賞,有點兒現代玻璃缸造景的
意思了。
所以素娥要找人吹制一百多個玻璃瓶也不算什麼,只要她給錢,就和六局平常做的活兒沒什麼不同。
關鍵是這些玻璃瓶的‘質量’,要知道華夏傳統上多是鉛鋇玻璃,比歐洲的玻璃更脆弱不說了,‘鉛’這種東西更是讓素娥不得不考慮食品安全因此,再考慮到此時制瓷業的先進,質量有保障,素娥最終決定用瓷瓶代替玻璃瓶。
不過就算換成瓷瓶,素娥也不確定瓷瓶能抗住壓力。之前幾次釀香檳酒雖然沒有炸瓶,可每次都只釀一瓶兩瓶的,而且最開始還都沒釀成功,實在無法作為參考。
換到瓶中後,素娥按照之前幾次釀造積累的經驗,放入了適量的糖、酵母、酵母營養物質等。然後就上瓶塞,並在木製瓶塞外用鐵絲擰了個‘小帽子’固定,防止木塞被瓶中氣體衝出來。
現在這一百多瓶的香檳就在二樓靜室裡進行二次發酵,素娥這次是要開一瓶出來,看看情況。沒有上輩子的釀造條件,連發酵時間也談不到標準化,也就只能用這種‘笨辦法’確定發酵情況了。
說起來,二樓的環境其實不合適,香檳發酵最好還是在恆溫恆溼的專門酒窖中進行。但誰讓素娥沒有那條件呢?也只好將這個房間完全密閉,不叫見光,平時也絕不進去,勉強用來釀酒了。
素娥開了一瓶酒,擰開鐵絲的‘小帽子’,用她找人做的開瓶器開瓶
“還差著一些啊()”素娥已經感受到瓶子裡是足氣的了,但味道上還差一些,應該再發酵一些時間。
≈ldo;夫人釀的葡萄酒還沒好嗎??[(()”肖燕燕好奇地看了一眼倒出來的葡萄酒。她是見過葡萄酒的,但都是深紅色,從沒見過這樣透明的葡萄酒。
其實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一樣歷史悠久,但不知道為什麼傳至華夏,就都是一些紅葡萄酒了。這或許也和華夏人的喜好有關吧,透明色的酒水太普通了,殷紅的葡萄酒則要搶眼的多,一看就知道和普通酒不同。
‘紅酒’一出,不用多說大家也知道這是珍貴的葡萄酒了。
如今華夏也學會釀葡萄酒了,但在果子酒被看低的當下,葡萄酒依舊獨樹一幟,被認為是高檔酒之列呢。
“還差著一些滋味,不過看這情形,應該是成了。”素娥心情還不錯。到現在為止這些香檳也有過炸瓶的情況,但只有兩次。而現在嘗味道也覺得只是差時間醞釀了而已,已是‘勝利在望’。
正說話間,杜春杏就進來說話,稟報素娥道:“夫人,方才奴婢去提餐食,聽前殿的姐姐說,外頭正關薪炭,各殿的貴人都派人去領了。夫人今冬的份例也未領足,不若我等吃了飯,也去領罷。”
后妃每月都有炭,但平常沒有多少,稱之為‘洗頭炭’。說法是洗完頭後需要保暖用炭,所以才有這炭發下來。
真要說大量發薪炭,還得是冬天,稱之為‘過冬炭’。這過冬炭準備的是從十月初到二月末,整整五個月的量,按照后妃的等級不同,各有定量。像皇后娘娘的就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