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第1/2頁)
[美]丹尼爾·J·布林斯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康斯托克銀礦這番轟轟烈烈的場面,根本就與那些礦區執法故事、那些蓬頭垢面四下撞運氣的人、那些強霸礦區產權者不沾邊。囊空如洗的探礦者,徒有一身力氣,面對內華達的銀礦砂,卻可望而不可即;而大佔便宜的只是那些大部分來自舊金山的金融家和實業家,這些人腰纏萬貫,有組織、有步驟地採掘了內華達的礦山。在一八五九年之後的二十年間,大約有價值五億美元的黃金和白銀開採出來。從其發現之日起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康斯托克銀礦每年在美國採銀總額中佔了一半左右。
隨後,康斯托克礦就象顆替星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在內華達州的託諾帕和別的地方又發現了其它金礦和銀礦,但它們根本比不上康斯托克。舊金山的金融家和實業家帶上他們從內華達賺得的錢溜回加利福尼亞去了。一八八○年至一九○三年之間,其它山地各州的人口增加了三倍,但內華達的人口卻從六萬五千降到了四萬五千。人們講到內華達,只把它看成是由猶他的奧格登到加利福尼亞去的必經之路。當時曾有些人作出努力,想發展該州的農業和牧牛業。還有就是南太平洋鐵路,為了急於吸引移民,也刊行了一種鼓舞人心的小冊子‐‐《新內華達:灌溉和機運的時代》,但很少有人信服。東部的新聞記者開始稱內華達為&ldo;選民少到變得有名無實的選舉區&rdo;。他們並提出質問,一個加入了聯邦的地區,如果已經沒有象樣的人口,是否還應保持其州的地位。
但在這個問題上,他們簡直暴露了自己對西部的瞭解是何等貧乏。內華達銀礦時代的結束,其實標誌著一個新內華達的開端。人口越少,每個人享有&ldo;自主權&rdo;的權益也就越大。二十世紀初年,內華達的政治正如吉爾曼&iddot;奧斯特蘭德所說,帶有一種&ldo;市鎮會議&rdo;的性質。利用這點有利之處,內華達州人充分顯示他們如何憑著自己的主動性和獨創性把州的地位本身轉化成一種新的資源。
在聯邦制之下,一個地域小或人口少的州運用其&ldo;自主權&rdo;,行使大得不成比例的權力,這並非什麼新鮮之事。即如馬裡蘭州便曾留在美國邦聯之外一直到一七八一年,以迫使維吉尼亞州向全國放棄它對廣闊西北部地區的要求。又如羅得島州拒不參加一七八七年的制憲會議,以指望它的強硬立場會加強它討價還價的力量。但在二十世紀,小州卻又另有一種好處,那不僅僅是在本國各種會議上有大得不成比例的發言權而已。不過這種新出現的好處卻需要流動的人口,還有賴於迅捷、廉價的交通運輸。
內華達州議會首次試圖壓倒其它有自主權的州是在一九○三年。那年,它透過了新的企業公司法,實業家受到吸引,勢必會在內華達州開辦公司,因為按照該州十分鬆懈的新規例,將不對公司徵收年度稅,對公司股票的發行或日常經營也沒有令人煩厭的監督。但其它各州也迅速採取措施,提供類似的好處。有一些州,諸如加利福尼亞,還立法禁止任何公司在本州境內出售股票,除非它們能夠滿足本州的嚴格規定,以此來逼使其競爭對手處於非法地位。
內華達州又在法律領域裡一個不那麼枯燥的範疇‐‐離婚──當中找到了它的第一個真正的機會,並可望在這類立法競爭中得到好處。古往今來,人們都在離婚這個領域中爭論不休;而內華達州的法律富於冒險和創新精神,藉著本州特有的種種有利條件,自然不愁得不到好處。
婚姻、離異和獨身問題從來(早在亨利八世之前很久)便是不同法律主張之間爭長論短的領域。耶穌曾說:&ldo;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以分開。&rdo;(《馬太福音》,第十九章第六節。)羅馬天主教會把婚姻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