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賊&rdo;們手執兵器遠望,只見官船裡中沒藏人,也沒有武器,不知刺史是什麼貓膩,於是把營門一關,都藏了起來。徐敬業直入其營內,告之曰:&ldo;國家知汝等為貪吏所害,非有他惡。可悉歸田裡。不走的,那可就是賊了。&rdo;然後召其&ldo;大帥&rdo;來問話,責備他們為何不早降,各打了數十板子,都遣散回家了。從此以後境內肅然,再也沒人鬧&ldo;賊&rdo;了。
李勣聞之,壯其膽略,嘆道:&ldo;吾不辦此,然破我家者必此兒!&rdo;(見《隋唐嘉話》、《唐語林》)功臣畢竟見多識廣,早就看出來苗頭不大對。
史載,此次起兵,主謀者是徐敬業和駱賓王,此外還有唐之奇、杜求仁、徐敬猷等。
這二號人物駱賓王的名氣就更大了,他是初唐赫赫有名的大詩人,就是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ldo;初唐四傑&rdo;的那一位!
駱賓王是婺州義烏人,7歲就能詩,有&ldo;神童&rdo;之稱。據說,那首神童詩《詠鵝》就是他此時所作。&ldo;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rdo;迄今我中華婦孺,人人皆會背誦。
他父親曾是博昌(今山東博興)縣令,死在任上。父親死後,他顛沛流離,早年的日子比較困苦。
在&ldo;四傑&rdo;中,頂屬他的詩作最多,尤擅七言長詩,名作《帝京篇》為初唐罕有的長篇,當時以為絕唱。他還曾久戍邊城,寫有不少邊塞詩,諸如&ldo;晚鳳迷朔氣,新瓜照邊秋。灶火通軍壁,烽煙上戍樓&rdo;之類,氣魄很浩大。在中國古文學史上,少不了這位大才子的名字。如今的中學課本上,也收有他的《與博昌父老書》。
然而才高不等於運氣好,他在仕途上頗不順利。高宗永徽年間,曾是道王李元慶府屬,道王叫他陳述才能,他恥於自炫,拒不奉命。後來當了奉禮郎、東臺詳正學士。
儀鳳三年(678),調任武功主簿、長安主簿,又入朝為侍御史。武則天當政,駱賓王曾上書諷刺,得罪入獄。他在獄中寫的《詠蟬》詩云:&ldo;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餘心?&rdo;就是抒發那時悲憤的。次年,遇赦被釋放。
調露二年(680),駱賓王又出任臨海縣丞,世稱&ldo;駱臨海&rdo;。但這種高人,終不是縣城官場中的人物,鬱鬱不得志,遂棄官遊廣陵。他的仕途坎坷,既是因為愛說真話,也跟他恃才傲物有關係。據說,他的上級一般都認為他華而不實,行為不檢點,好與下九流的人交往。估計他與他上司的關係,也就是互相鄙視吧。
這樣一個懷才不遇的文人,是怎麼和徐敬業這個功臣之後攪到一起去的呢?他們又是因何緣故,都湊到揚州那個地方去舉義旗的呢?
說來很富有戲劇性。
就在這一年初,徐敬業因坐贓(貪汙受賄罪)被貶為柳州司馬。這一處分相當嚴重,司馬不過是州刺史的一個小小屬官,地位還在別駕、長史之下。他的弟弟徐敬猷,原為周至(在今陝西)縣令,因受牽連也被免職。兄弟二人就帶了前周至縣尉魏思溫一道南下。
此時,另外的兩個角色,原給事中唐之奇也因事被貶為括蒼(在今浙江麗水)縣令,原詹事府司直杜求仁被貶為黔縣(在今安徽)縣令,此時也正好在南行途中。
也許是命中註定,這幾個官場失意的人,在赴貶所的途中,在揚州鬼使神差地碰到了一塊兒。駱賓王也不早不晚,從臨海棄職後,遊歷來到了揚州。
傷心人對傷心人,話就說得不好聽了,&ldo;各以失職怨望&rdo;。大家都不是庸碌之輩,落到這個地步,完全是蒼天無眼。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