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右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同的是,宗教意義上的上帝與人有著扯不斷的關係,但自然意義上的上帝只與宇宙有關。與自然意義上的上帝相較,宗教意義上的上帝太渺小,太狹隘,太無能,太俗氣了。而自然意義上的上帝,則是一個客觀的上帝,這個上帝肯定是為世界而不是為人存在的。人並不在他的特殊關注之列。
世界當然是一個純然客觀的世界,它並沒有讓自己罩上某種情緒色彩,而讓我們感覺到。但我們卻不能不帶著某種主觀色彩去感受它。我高興時看世界是一個樣子,痛苦沮喪時,看世界又成了另一個樣子。而當我糾纏在眼前的事物中時,世界對我來說就不存在了,我只看到想到某件事某個人。只有當我抬起頭來,有意無意的睜開內視的眼睛,讓自己接納感受時,世界才會在我眼前整體呈現,並且附著上我的主觀色彩。世界既是一個客觀的世界,同時也是一個情緒的世界,心境的世界,“我”眼中的世界。這個世界可以是藍天大地,山川河流,星辰日月。也可以是一個渾然沉在遊戲中的孩子,一個緩慢走過微茫晨曦的老人,一個正在哺乳的年輕母親,一聲剛剛逝去的鳥鳴。
如果人類可以無限期的延續下去,那麼,宇宙終究會被人類“人工化”。就像我們今天的地球已經被“人工化”了一樣,在這裡,時間成為了人類手中的一件利器,似乎只要有時間,人類就可以無所不能,達到或接近上帝的能力。但現實的狀況是,人類的“自然人工化”過程,實際上是在加速人類的末日,征服和改造是以“短命”作為代價。當人類的擴張行為達到某個極限時,甚或達到某個“光輝定點”時,懲罰就會到來,人類終究還是逃不脫時間。。 最好的txt下載網
讓哲學回到人間的思想家
“所有的哲學家都在力圖詮釋世界,但關鍵是要改變世界”。這是卡爾*為自己的哲學定下的基調。他以前的哲學家從德謨克里特、柏拉圖、斯賓諾莎、笛卡爾到康德,都在探求世界的本源和本質,人的生存以及人的觀念和心靈。他們的立足的是更大的宇宙背景,側重點是在世界本身,而不只是作為世界一部分的人類社會。到了了黑格爾,情況有了一些改變。他說:所有的知識都是人類的知識。否認人的理性之外有任何真理存在。世間沒有永恆的真理、永久的理性。只有不斷變化、流動的歷史長河。所有真理都是相對真理,只是相對於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是正確的,而人永遠無法擺脫時代的侷限。歷史就是一連串的思維,並且是在不斷否定自身的基礎上向前發展。歷史是超越的,儘管時有震盪和停滯,但人類總歸是不斷走向理性和自由。他把哲學從世界本質和本源,永恆理性,不變真理,拉回到了人類歷史本身。
而*進一步說明,人類的思考,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社會物質因素的影響,這類物質因素無疑也左右了歷史的發展。首先是物質影響了思維,催生著思維的漸變和突變,而後思維又反過來對物質發生作用,這就是所謂物質與思維的辨證關係。
*頭同時特別關注一個社會的經濟因素,認為推動歷史向前發展的,其實是一個社會的經濟力量。他把物質、經濟和社會的條件稱為社會的基礎,把社會思想、政治制度、法律規章、宗教、道德、藝術、哲學、科學等稱為上層構造。認為基礎有力的支撐著整個上層構造,一個社會的上層構造,正好反映了那個社會的基礎。這個基礎分為三個方面,最基本的是生產條件,而後是生產工具和生產關係。生產條件決定著整個社會的性質和文化。生產工具決定著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生產關係決定著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程度。*承認上層構造與社會基礎之間有互動關係,但他否認上層構造有自己的歷史,認為歷史從古代社會發展到至今,主要是社會基礎改變了,而這個基礎改變的原因,是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衝突和鬥爭。我們還記得黑格爾的否定之否定的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