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如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麼大排場陳朝君臣是不是應該嚇得尿褲子?恰恰相反,陳後主和他最寵信的都官尚書孔範淡定得讓人淡疼。這位孔範是位文藝青年,所以和陳後主性情相投,尤其喜好軍事文藝。陳朝邊將向朝廷告急並上報應急方案。陳後主卻淡定地說:&ldo;王氣在此,北齊來了三次,北周來了兩次,無不摧敗,他來又有何用?&rdo;孔範說:&ldo;長江天塹,自古隔斷南北,今日敵人還想飛渡?都是這些邊將想領功,誇大其詞。哎!我常嫌自己官小,又沒有立功的機會。敵人真要渡了江,我定能混個太尉當!&rdo;
孔範是標準的軍事文藝青年,並不真懂軍事,他和很多人一樣有一個認識上的誤區‐‐認為長江是隔斷南北的戰略屏障。殊不知自古隔斷南北的並非長江而是1000毫米等降雨量線,相當於秦嶺‐淮河一線。此線在長江以北一點,線南氣候潮熱,北方來的人馬都很難適應,而密佈的水網也不允許軍隊快速機動,所以北方很難突破;而南方缺少馬匹和鐵礦,地形又不便於大規模集結,貿然進入遼闊的中原基本上也是送死,所以前機械化時代就成為了南北分界的戰略均衡線。而長江,不但不是天塹,反而有利於大規模運輸,難以防守,只是因為和秦嶺‐淮河一線很接近,所以常被誤認為是一條戰略均衡線。所謂守江必守淮,淮河才是守住江南的前線,長江只能作為守淮的靠山,本身並不可守。而陳朝無視專業武將的建議,很文藝地守住了長江,未戰先敗。
果然,隋軍推進過淮南,一些來自高寒地帶的軍馬就熱死了。孔範聽說,惋惜道:&ldo;這是我的馬,怎麼死了呀?&rdo;陳後主也被他這種高度樂觀的革命精神所感染,哈哈大笑。
隋軍開動後,楊素率先大勝,控制了長江上游,各路軍進展都很順利,但重點還在於主攻建康的楊廣、韓擒虎和賀若弼三路。楊廣率隋軍主力進駐六合,牽制住陳軍主力,韓擒虎、賀若弼兩軍則各顯神通。隋軍常年在邊境恫嚇陳軍,本意是荒廢陳朝的農時,但還有個附加作用就是麻痺陳軍,讓他們失去敏感。於是賀若弼買了許多江南民船,陳軍不知道,一直以為隋軍沒船。趁陳軍麻痺,賀若弼用買來的民船突然渡江,快速攻克京口。而韓擒虎更是率五百精兵,夜襲採石磯,攻佔了建康上游最重要的戰略渡口。這時陳後主終於知道事態嚴重,下詔親徵。都被圍起來了,請問還要徵往何處?驃騎將軍蕭摩訶兩次請求趁賀若弼的前鋒立足未穩將其打退,陳後主都沒有批准。結果楊廣、韓擒虎、賀若弼三路會師建康,陳後主嚇得日夜哭泣,卻拿不出一點辦法。
孤城內陳後主召開軍事會議,左衛將軍任忠提議:&ldo;進攻的客軍貴在神速,防守的主軍貴在持重。建康的積蓄足夠支援許久,現在應該避敵鋒芒,切斷各路隋軍的聯絡,時間一長,不戰自退。&rdo;這確實是很科學的建議,但陳後主覺得這種仗打一天都夠他受得了,還拖那麼久怎麼受得了?而熱血尚武的文藝青年孔範更不可能接受這種孱弱退守的戰略。陳後主說:&ldo;不如讓蕭郎(摩訶)一擊制勝。&rdo;孔範說:&ldo;請決一死戰,當為官家燕然勒石!&rdo;
&ldo;燕然勒石&rdo;是一個不錯的典故,東漢車騎將軍竇憲曾窮追匈奴,出塞三千里,兵至燕然山(今蒙古國杭愛山),令中護軍班固銘石以紀。從此,&ldo;燕然勒石&rdo;便成為中華武將豪邁情懷的一個代稱。文藝青年孔範連黃河都沒見過,現在更身陷重圍,馬上就要倒灶還能把豪情迸發至傳說中的燕然山,真是令人佩服。關鍵他自己不是武將,他的豪情是讓人家蕭郎出去送死。
不過武將要現實一些,任忠叩頭苦請不要衝動。從來忠心耿耿的蕭摩訶更說:&ldo;從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