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 (第4/5頁)
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套,位於河套平原中心的興慶府河溝縱橫,湖泊上千,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譽。
因此就糧食產量而言,基本也能滿足國內需求。
西有賀蘭山作為屏障可以遮蔽西伯利亞的冷空氣侵襲,還能作為戰略要地抵禦外患;動有黃河灌溉的河套平原,又有養馬和放牧的草原,兼有青鹽的產出。
西夏的立國,可謂準備十分周全。而李元昊精於兵事,從做太子時期就東征西討,素有百戰百勝的威名而享譽內外。
立國後更是先後和宋大宋交手十數次,關鍵的四次戰略性決戰全部獲勝,折損大宋十多萬精兵良將。後來又與遼國交惡,契丹皇帝親率十萬精兵御駕親征。
結果李元昊再度大獲全勝,徹底奠定了西夏的地位,使得遼宋兩國均不敢小看。
不過西夏到底還是地小民寡缺乏底蘊,連年的征戰消耗了大量國力。
雖然逼迫大宋和遼國承認了西夏的正式立國,可是卻也沒有了繼續作戰下去的資本。
此後西夏繼續向大宋和遼國稱臣,但這就徹底成為了名義上的虛銜。
從趙光義削藩鎮收取定難軍開始算起,大概過去了半個世紀。最終結果非但是定難軍的藩鎮未削平,反倒擴大了勢力範圍,使得大宋本身損失慘重。
西夏立國後連年入侵,導致整個大宋西北糜爛,幾乎是年年都在生戰爭。
原本漢唐時期的腹心之地變成了邊疆,連年烽火不斷讓大宋持續性失血。
丁陽很清楚現在想要改變大宋,那先就需要平定西夏,將整個西北再度從邊疆恢復成內地才能繼續下一步動作。
這次離開遼國而直奔西夏,先就是為了親眼看一看此時西夏的國內形勢,另外則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願望。
說起來,西夏的都興慶府可是千年後他的家鄉所在,穿越一趟不去瞧瞧,實在不甘心。
從遼國離開後,丁陽並沒有大張旗鼓,甚至拒絕了遼國官方的護送。輕車簡從,只帶了些許護衛就上路出了。
除過林教頭作為貼身護衛外,另外就是耶律乙辛派遣了蕭達護送八妙仙長西行。
實際上誰都清楚,以丁陽的實力根本就不需要任何人護送。只是面子上無論如何,就算耶律乙辛再不願意留下丁陽也還是要送一送的。
反正蕭達和丁陽也合作過,之前護送前往黃龍府就是蕭達出馬。
此番再次出動,也讓蕭達喜出望外——畢竟他是耶律洪基的親近屬下,留在上京城就難免被耶律乙辛不待見。乾脆藉著護送的機會,跟丁陽離開大遼。
儘管沒有給西夏任何官方通知,可是等到丁陽從遼國進入西夏境內的時候,依舊受到了非常熱烈的歡迎。
西夏邊陲鎮守的大將,全都對八妙仙長聞名已久,各滿是敬畏之色。
別說丁陽一路上沒有受到任何虧待,就連蕭達都好生享受了一番前所未有的款待。
甭管是什麼人,見到丁陽一行全都敬畏莫名。尤其是百姓們,對丁陽的態度就跟看活神仙沒有任何區別——遼國境內的訊息很多都傳了過來。
但是等到一行人進入西夏國都興慶府的時候,終於情況生了改變。
原先滿是熱烈的態度,忽然之間就冷卻了下來不說,更是產生了一絲若有若無的敵意。
這種境況,登時就引起了丁陽的不滿,更是讓他心生疑惑起來。
雖說他並沒有想著此行收穫很多,但西夏國內的異常態度明顯事出有因。
經過蕭達的多方打探,終於得到了一個不知是真是假的訊息。
~
。。。
第0374章:原來如此
蕭達雖說也是第一次前往西夏,可畢竟在軍中有著深厚的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