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三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翼的,生怕泥巴沾上了衣服,那可是很難洗乾淨的。
一路走一路觀察,不知不覺就走了一個多小時,走出了十來里路,這才走到鳳鳴觀。
鳳鳴觀在城西一座小山中,那一座小山就是鳳鳴觀的產業。
山叫作鳳鳴山,也不知道是觀以山名還是山以觀名。
山下朝南有一座山門,走進山門,就算是走進了鳳鳴觀的產業中。
山門旁邊有一個涼棚,涼棚裡有一個看守的道人,主要就是防止乞丐什麼的混進去,順便還向過路的客人施捨茶水。
遇上災歉之年,這裡還會施粥。
柳青走到那裡的時候,已經氣喘吁吁了,額頭都冒出了老多的汗。
那個道人見了,連忙欠身行禮:“柳公子來了,好久不見你了,近來身體可好?”
以前柳青每個月都來參加鳳鳴文社的聚會,看門的道人認識他也不足為奇。
柳青苦笑一聲:“可不就是身體不好才沒來嗎?”
又問道人:“今天參加文會的人都來了嗎?”
道人回他:“已經來了十幾個,洛會首也過來了。”
洛會首說的就是洛秋風,一個參加了四次會試的舉人。
雖然四次會試都落敗,但是能夠鄉試中舉,已經是很厲害的讀書人了。
柳青聽得洛秋風來了,心就定下了一大半。
有這麼一個前輩壓場,這一次聚會的質量不會差到哪裡去。
他也想驗證一下,自己這段時間一邊融合原主人的記憶,一邊勤奮學習,到底成色如何。
他自己是不能做判斷的,但他相信洛秋風這樣的前輩能夠做出客觀的評判。
從山門入內,走過一條青石鋪就的蜿蜒小道,就到了鳳鳴觀的下院迎仙院。
迎仙院是鳳鳴觀待客的場所,不是供奉祖師的地方,這也是道觀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
整座院子都藏在綠樹之間,收拾得也挺乾淨,一路走過來,整個人都感覺到神清氣爽了。
鳳鳴文社選擇這裡作為固定的聚會場所,不是沒有原因的。
院門是開啟著的,柳青走進去,看到了十幾個像他一樣穿著青衫的讀書人在院子裡。
有的抬頭望天,冥思苦想。
有的兩三成群,口沫橫飛都不知道爭辯什麼。
有的就像沒了魂魄一樣在院子裡面溜達,嘴裡唸唸有詞,也不知道唸叨的些什麼。
這些面孔都在柳青身體原主人的記憶裡出現過,只是沒有現在這麼清晰。
柳青開始將眼前的面孔和記憶中的面孔重疊,努力的將之對應起來,免得認不出對方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