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三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般情況下,鳳鳴文社的聚會都會選在每個月的初二。
如果遇上惡劣的天氣,比如說下大雨刮大風什麼的,那就往後延遲到初三或者初四。
聚會的地方是固定的,在一家名為鳳鳴觀的道觀舉行——鳳鳴文社的“鳳鳴”二字,也是以這個地方得名。
這個世界有道教,但是沒有佛教,更沒有別的亂七八糟的教派,這一點跟地球不一樣,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這個世界的文化風俗,總讓柳青感覺到跟古代中國的文化風俗差不多,就像是孿生兄弟一樣,相似之處實在是太多了。
但又確確實實不是古代的中國。
他對這個世界的歷史並不瞭解,原主人的記憶裡面也沒有多少,主要還是因為科考並不是注重考歷史知識,大家自然也不是那麼的在乎。
這個世界的書籍貴得很,和科考不相關的書,柳青也買不起。
實際上和科考相關的書,也有很多他都買不起,對於這個世界的歷史文化知識瞭解的還是挺有限的。
有機會的話,還是要好好的瞭解一下這個世界的歷史文化。
這個月初二的一大早,吃完早餐之後,他就按照身體原主人記憶裡的路線離開靖西侯府,往鳳鳴觀那邊走去。
這是穿越到這個世界之後,他第一次離開侯府。
這裡是京城,大虞的國都,可以說得上是這個世界上最為繁華的一座城池。
在身體原主人的記憶裡,有著這座城池的面貌。
不過,那記憶已經褪色了,柳青翻閱原主人的記憶,就像在看百年前的老照片一樣,朦朦朧朧的,感覺很不清晰。
這一次是用他的眼睛真實的觀察這個陌生的世界。
感覺城池的建設風格很是熟悉,是古代中國的建築風格,但具體是哪一個朝代的,他也不是很清楚。
眾所周知,歷史網文寫手只會寫一些現代社會的科學技術,一般情況下都不會描寫建築風格,因為讀者不需要了解,這個作者也就沒有動力去了解。
柳青這個撲街的網文寫手也不例外,他對古代那些建築風格並不瞭解,不知道哪種風格屬於哪一個時代的,只知道是古代的。
在穿越之前,他只在電腦和電視上面見過一些仿古的建築,現在能夠置身其中,感覺還是挺奇妙的。
古裝劇裡面,那些古代的城池都很美麗,行人的衣著也都很漂亮。
可他眼中的這一座城池不是如此。
應該說給他的第一個觀感就是髒亂。
街上的落葉,隨處丟棄的垃圾,甚至還有隨地便溺的現象。
剛剛走出侯府的時候還好一點,感覺雖然有一些落後,但也還能看得過去。
越往外走越髒亂。
走出那一片公侯門第聚居的地方,就到了平民區,隨處可見衣著襤褸的人,還有沿街乞討的。
街道也不是很寬,兩邊有一些商鋪,也有一些破落的院子,一些隨意搭建的棚戶。
有的地方,還能夠看到菜畦農田。
這就是大虞的都城,這個世界上最為繁華的城池。
看到這樣一幕,柳青感覺還是很震撼。
太落後了!
在這身體原主人的記憶裡面,因為記憶已經模糊,畫面都已經褪色,翻閱起來好像還挺有詩意的,他甚至想著要是帶一臺手機過來,簡直就是一步一景。
可是現在真正的走在這城池中,柳青發現原主人的記憶濾鏡用得太重了。
這裡的路有那麼一段是青石鋪就的路,但是走著走著,就變成了泥巴路。
前兩天下過一場雨的,有的路上甚至還有水坑。
柳青走的時候都得小心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