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集團’股權。
然後再用完整的‘良木園酒店集團’跟西武集團交換‘崇光西武百貨’。
但是崇光西武百貨物業自持率太高,雖然‘良木園酒店集團’同樣擁有全部酒店的物業。
但現在華夏的商業地產價格還是比不上東瀛。
雙方又簽了一個補充協議。
泰華收購‘崇光西武百貨’後,接手對方四分之一,約30億美元的債務。
雙方正式簽訂合同後。
泰華旗下的商業綜合體和購物中心數量暴漲,從原本的109家(包括在建、規劃和建成),暴漲到163家。
因為切割了酒店物業的關係,經營面積只增加了370萬平米。
即便如此,泰華依舊是全亞洲最大的商業地產公司。
“徐總,這是我們整理的今年兩季度泰華的財務報表和運營資料。”陸覺道。
接過他手裡的資料,徐良翻了翻。
剔除了酒店和服裝業務後,泰華集團的業務還剩下六個。
1、泰華物業。
泰華物業不只負責住宅地產的物業,還負責泰華旗下所有商業地產的物業。
包括物業費,以及商鋪租金的徵收等等。
隨著泰華旗下商業綜合體和購物中心的不斷擴張,泰華物業已經漸漸成了泰華物業旗下僅次於‘泰華零售集團’的頂尖子公司。
2、泰華兒童樂園。
雖然發展的很快,賺孩子錢也比較容易,但泰華整體的業務板塊中佔比不高,存在感也不強。
但利潤率很不錯,基本能達到40。
3、泰華零售集團。
泰華零售旗下分為精品百貨、超市、購物中心三個板塊。
精品百貨板塊旗下有三個品牌。
孩子王、木槿生活和泰華。
前兩者的市場畫像是兒童和青少年女性。
泰華百貨相對比較綜合,針對的是青少年男女,種類也相對比較豐富。
店鋪面積相對大很多。
普遍在300平米以上,銷售各種手工藝品,明星周邊等。
超市方面,整合了華潤和農工商後,泰華已經是華夏毫無疑問的第一大超市集團。
擁有3000平米以上大型超市近八百五十家。
800平米以上中型超市一千三百家,近萬家加盟便利店。
最後是‘購物中心’。
客隆購物中心實際上就是現在超市行業統稱的‘大賣場’。
面積普遍在12~2萬平米。
不同於傳統的大賣場,為了適應新的市場形式,客隆對旗下的大賣場進行‘購物中心’化,減少服裝鞋帽和家用電器的面積,增加餐飲和休閒娛樂的空間。
不再是單純的購物,而是傾向於家庭化娛樂購物。
輻射周圍三公里內的消費人群。
在整個泰華集團內部,泰華零售集團以半年7487億華夏幣的營收,超越蘇寧,成為全國最大的零售集團。
預計全年營收突破1500億華夏幣。
4、富華公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針對高階客戶群體的富華金楓公寓,目前已經有11家,主要分佈在全國一線和強二線城市。
針對家庭客戶的‘紅杉公寓’。
本來‘紅杉公寓’的定位是度假公寓,但後來發現國內的旅遊人群更習慣住酒店,而不是空間更大,擁有廚房的度假公寓。
再加上‘紅杉公寓’普遍位於繁華市區,而不是比鄰風景區,定位出現了錯誤。
沒辦法,只能重新尋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