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第1/2頁)
秋闌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在徒玠並不指望她的回答,只將那信紙遞給安王妃,說道:「王妃也看看吧。」
安王妃驚詫不已,接過那信紙仔細看了起來,越看越吃驚:「這……」
「七弟和榮國公,不簡單吶。」就連他都想也去刺桐城看一看了。
聽說那裡每天都有海商往來,有一身白袍,留著大鬍子的穆斯林,有金髮碧眼,膚白似鬼的歐羅巴人,有膚色漆黑如墨的崑崙奴,能見識到此間最多的風景。
聽說,隨著海商的往來,海外有無主之地,土地還非常肥沃的訊息,也傳到了京城,興寧帝鼓勵大啟百姓前往海外,開拓大啟的版圖。
徒玠突然也想去摻上一腳了。
一念起,便再也不能放下了。
今年是興寧帝的六十整壽。每到整十壽辰的時候,宮裡都會大擺宴席,舉國上下為當今聖人慶賀生辰,是為「萬壽節」。
「萬壽節」在每年的九月,正是秋收冬藏的時節。
興寧帝是個會為民著想的好皇帝,為免各地官員,以及有心前來京城賀壽的百姓,因為山高路遠,旅途勞累,才會定下逢十整壽為「萬壽節」。
此舉一出,便令大啟的百姓稱頌「聖人之為愛百姓之計深」,實在是深得民心。
好在如今有了水泥路,自從水泥這一神物出現,至今幾十年間,大啟已經完成了對所有官道的改造。
又寬又平坦的官道,令大啟百姓的出行更加便利。許多官道途經之地,經濟都發展了起來,正應了賈赦的那句「要想富先修路」的話。
如今的官道四通八達,東西南北各地的交流頻繁,百姓安居樂業,實在是華夏上下幾千年來都不曾有過的盛景。
而締造出如此盛世之景的興寧帝,更是能被史學家們大書特書一筆,說他是千古一帝,只怕沒有人會反對。
☆、第77章
恰逢聖人的「萬壽節」, 多少對興寧帝心懷感激的百姓,想要來到京城,獻上他們自己最為珍貴的壽禮, 以表達自己對聖人的感激之情。
在距離「萬壽節」還有兩三個月的時候,有心上京城的人已經陸續啟程,如今的京城出現了許多或陌生或眼熟的面孔。
御書房裡,興寧帝放下手裡的奏摺,嘆道:「今年來參加『萬壽節』的百姓比起往年更加多了。」
賈赦笑道:「可不是麼?陛下乃是難得的明君,為百姓做了這麼多的好事兒, 百姓都是知道感恩的。平日裡他們難得出門, 『萬壽節』時,可不就要千里迢迢來為陛下賀壽嗎?」
興寧帝笑道:「也是朕的運氣好,遇到你二人的真心輔佐, 若非有你們一文一武相輔佐, 朕哪裡來的如此成就?」
賈赦輕笑, 可不是麼, 如果不是有他和徒鈺在, 這位早在紅樓開篇之前就死了,還想當皇帝?
徒鈺笑道:「陛下莫要妄自菲薄的, 『千里馬常有, 而伯樂不常有』, 我二人若不是遇到陛下這等明君的支援, 有再多的才華,再強的武功, 施展不出來,全是白搭。」
賈赦不住點頭,附和道:「很是。」商業互吹嘛, 還是很有必要的。
就比如,如果按照原著劇情,讓忠肅親王徒玠登上帝位的話,他和徒鈺的那些在現在的人看來很是天馬行空,不合規矩的想法,想要施展實現,就沒那麼容易了。畢竟徒玠的性子,並不是容易接受新事物的。
這兩個人說話太有水平了,一頓龍屁拍下來,讓興寧帝通體舒泰,心情又上了十幾個度不止。
他嘆道:「唉,每次都要對著你們兩個這張幾十年不變的臉,朕都快忘了,朕已經度過一個甲子了,朕老了啊。」
賈赦聞言,耳朵瞬間豎了起來,這話可不好回答啊,搞不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