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第1/2頁)
秋闌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紈之父原是國子監祭酒李守中,原是金陵的父母官,後來官至國子監祭酒。當年賈珠就是在他任國子監祭酒的時候進的國子監,因他的才華被李守中看中,這才把李紈嫁給了他。
李家是典型的書香門第,族中男女沒有不誦讀詩書的。
到李守中繼承家族以來,卻奉行「女子無才便為德」,之後出生的李家女孩子們便不十分認真教他們讀書,只教些《女四書》、《列女傳》之類的書讀一讀,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的這幾個賢女便了,只以女紅紡績為要。倒是和金陵王家有得一比。
李紈嫁給賈珠後,因賈珠受到賈赦的影響,並不敢小瞧了女子的能力。
他見李紈對詩詞文章極是喜愛,沒少教導她,夫妻二人相處和諧,夫妻恩愛。幾年下來,李紈當年在李家受的那些所謂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已經淡去了很多。
但畢竟是從小就接受的教育,這是深入骨髓的,平時還好,一旦有事情超出了那個度,李紈骨子裡男尊女卑的思想又冒了出來。
而且此事還事關她的孩子,那就更加憂心了。
賈珠道:「大伯曾說,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不過是男子無能之下,想出來的自我安慰的想法罷了,女子並不比男子弱,不過是分工不同罷了。既然男子可以休妻,女子為何不能和離?大妹妹不管是在文采上,還是在能力上,都不比男子差,如今大伯既然助她成功和離,自然不會讓她陷入到旁人無盡的指責中的。何況還有王爺在呢,他們兩位的手段,你還不知道嗎?」
李紈被說服了,終於露出自聽到訊息後的第一個笑容來。
賈珠將她扶坐到身邊,伸手輕撫她已經顯懷的肚子,笑道:「我知道你是為肚子裡的孩子的憂心,依我看,很不必如此,大伯和王爺都不是一般人,你呀,大可以放心。」
李紈羞赧道:「妾身這不是關心則亂了嗎?」
賈珠笑道:「赦大伯最是疼愛家裡的女孩子們的,你瞧瞧幾位妹妹在赦大伯的照拂下,一個個出落得仙女似的。前兒璉弟同我說,他已經和弟妹說好了,等巧姐兒滿了六歲,也要將孩子送到大觀園學堂去唸書,若是能被大伯看上,同她的幾位姑姑那樣,拜他們兩位為師,就更好了。你肚子裡的這個,若是個姐兒,咱們也把孩子送到大觀園去吧。」
從賈蘭和幾個妹妹語言中漏出來的一兩點東西,聰明如賈珠,多少猜到了一些東西。
李紈自然是沒有異議的,大觀園在她眼裡,就是個女兒國,在裡面生活的女孩子們,不僅有儒學先生教導她們讀書習字,還能學到一些不俗的生活技能,比如數算、番文、格物、藥理、醫理等等。
若是能學有所成,無論將來遇到怎樣的坎,這些女孩子們都有一份保命的技能,可以養活自己,可以在這個世間,活得自在,而不必依附於男人,囿困在後院這一方小天地裡。
最不濟,孩子們畢業後,還可以留在大觀園學堂裡,當個女先生不是嗎?
李紈笑道:「妾身都聽相公的。」
在徒鈺和賈赦的一番操作下,賈元春的事情就此從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中,被撤下來了。坊間雖然還有人會說起這件事,卻再沒有人理所當然的認為,女子提出和離不對了。
賈元春鬆了一口氣,此時的她已經不在京城了,而是被賈赦送到了刺桐城,在他開設的一家海外商品專賣店裡當掌櫃,兼掌眼先生。
這幾年,因為賈赦和徒鈺的存在,在景興帝一朝時就有的閉關鎖國的苗頭被壓了下去,大啟成為了開放包容的、海納百川的國度,大啟出產的茶葉,瓷器,絲綢,以及後來賈赦搗鼓出來的那些好東西,成了那些海外國家貴族和平民們趨之若鶩的商品。
海商們帶著一船一船的金銀珠寶